-
02
Jul罷工要怎麼發動才合法?罷工的期間,還可以領薪水嗎?
問題摘要: 合法罷工必須由合格工會發起,並就利益事項,經過協商、調解不成立、會員投票過半等程序後始得進行,罷工期間勞工原則上不得領薪。若未經上述程序即擅自罷工,或...
-
02
Jul「勞動檢查程序」是什麼?若不符勞檢結果該如何救濟?
問題摘要: 勞動檢查是國家以法令監督企業合法用工與安全作業的重要機制,其程序雖嚴謹,但只要事業單位依法配合且有具體合規作為,即可降低法律風險。若對檢查結果存有疑義...
-
02
Jul罷工訴求為何要求禁止搭便車?
問題摘要: 禁止搭便車並非工會排他性之權利主張,而是一種保障組織存續與集體行動價值的手段,在法律許可範圍內透過團體協約明訂,有其正當性與制度意義。雇主若僅以「公平...
-
02
Jul罷工勞工為爭年終獎金不但工作,反而阻止未罷工勞工上班,這樣有犯罪嗎?
問題摘要: 我國勞動法制既已明確區分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對調整事項之罷工權給予合法保障,自應使罷工在符合法定程序下發揮其爭議解決機能,若為年終獎金等尚未確立之利益...
-
02
Jul什麼樣職場衝突行為構成職場霸凌?
問題摘要: 現行法雖無直接針對「職場霸凌」立法,然透過職安法精神不法侵害預防義務、設施規則具體指引與實務判決結合,已逐步建構出一套對此類行為的規範體系。雇主於進行...
-
02
Jul罷工是無預警嗎?
問題摘要: 罷工並非毫無預警即非法,但突襲式罷工確實會造成嚴重社會衝擊,在保障勞方團結權之同時,政府亦有責任建立適當制度,促使爭議行為納入更具預見性的程序規範,確...
-
02
Jul團體協約如何協商及簽訂?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制度之精神,旨在透過具代表性之集體談判,平衡勞資力量,透過法定協商程序達成具法律拘束力之契約,對於契約所涉之勞動條件,於存續期間具有優先適用效...
-
02
Jul發生職業災害時,雇主該如何應對處理?
問題摘要: 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首要為即時搶救與通報,緊接著應全面啟動災害應變處理機制,不僅包括勞工權益照顧與善後安置,更需高度重視法律風險控管,特別是內部刑事責...
-
02
Jul間距條款是什麼?團體協約法對於這個條款有什麼限制?
問題摘要: 間距條款本質為團體協約制度中強化工會吸引力之重要設計,透過創造工會成員與非成員待遇差距以消除搭便車誘因,於德國等國實務運作已行之有年。然而我國現行團體...
-
02
Jul團體協約法應有認識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法是確保協商權落實與制度化的關鍵法律,其制度設計意圖於提升勞工談判能力與集體保障之同時,亦考量雇主經營彈性與制度安定,透過兼顧協商義務、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