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

    職業災害之勞保給付有那些?

    問題摘要: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勞工提供全面性之職災補償制度,不僅涵蓋事故當下之急救與醫療,亦延伸至療養、失能、死亡甚至失蹤等後續狀態,並於給付標準、請領期...

  • 02
    Jul

    罷工到底要不要預告?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法制未設罷工預告義務,主要係考量罷工作為勞工最後手段,須保有其即時性與壓力效果。然而,罷工程序設計本身已包含預警功能,特定行業亦需簽訂必要服務...

  • 02
    Jul

    勞工發生職災,一直請假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當員工因職災提出請假申請時,雇主不應片面懷疑或拒絕,而應審慎判讀診斷內容是否具體載明「不能工作」事實,若有疑義,應積極協助員工返院釐清醫囑,並確保其勞...

  • 02
    Jul

    間距條款是什麼?團體協約法對於這個條款有什麼限制?

    問題摘要: 間距條款本質為團體協約制度中強化工會吸引力之重要設計,透過創造工會成員與非成員待遇差距以消除搭便車誘因,於德國等國實務運作已行之有年。然而我國現行團體...

  • 02
    Jul

    職場霸凌導致精神上損害,是否可能為職業災害?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是否構成職業災害,須視其是否導致醫學上可診斷之精神疾病,並是否具備工作起因性與醫療事實認定,行政上之補償制度與司法上之賠償請求間,雖各自獨立但...

  • 02
    Jul

    團體協約如何協商及簽訂?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制度之精神,旨在透過具代表性之集體談判,平衡勞資力量,透過法定協商程序達成具法律拘束力之契約,對於契約所涉之勞動條件,於存續期間具有優先適用效...

  • 02
    Jul

    同事間吵架會被當成霸凌嗎?職場霸凌和職場摩擦該如何區分呢?

    問題摘要: 判斷是否構成職場霸凌,須審慎觀察行為是否具持續性、對象性與侮辱性,並從整體事實脈絡中綜合研判,而非單一事件或感受即可決定。藉由法院實務見解之引導,有助...

  • 02
    Jul

    團體協約法應有認識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法是確保協商權落實與制度化的關鍵法律,其制度設計意圖於提升勞工談判能力與集體保障之同時,亦考量雇主經營彈性與制度安定,透過兼顧協商義務、代表性...

  • 02
    Jul

    團體協約法內容及限制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之內容以勞動條件與工會運作為核心,可具體約定工資、工時、福利、升遷、教育、安全等制度設計,並視情況引入職場條款強化工會組織之穩定與談判能量,惟...

  • 02
    Jul

    團體協約可以談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嗎?可以推派勞工董事嗎?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確可談勞工董事之設置,且屬合法調整事項,工會提出此類主張並不違法,亦可作為合法罷工的基礎,只是是否納入協約內容仍有賴雙方協商一致,惟不可因此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