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何謂職場霸凌?法律上有防免機制?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絕非單一事件,其反映的是結構性問題與權力失衡,一旦放任不處,不僅侵害被害人基本權益,更破壞職場信任與組織文化,造成人才流失與潛在法律風險。成大...
-
02
Jul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應向何人主張?
問題摘要: 職災發生後,勞工應優先保存現場證據、取得醫療診斷、蒐集勞動關係及工地作業結構資料,並可向專業律師、工會或職災資源中心諮詢,評估請求之對象、項目及時效,...
-
02
Jul職業災害之勞保給付有那些?
問題摘要: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勞工提供全面性之職災補償制度,不僅涵蓋事故當下之急救與醫療,亦延伸至療養、失能、死亡甚至失蹤等後續狀態,並於給付標準、請領期...
-
02
Jul勞工發生職災,一直請假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當員工因職災提出請假申請時,雇主不應片面懷疑或拒絕,而應審慎判讀診斷內容是否具體載明「不能工作」事實,若有疑義,應積極協助員工返院釐清醫囑,並確保其勞...
-
02
Jul什麼是職場霸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雖仍欠缺明文化之明確條文,但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等相關規範,勞工之工作環境中若有遭受精神性不...
-
02
Jul可以用團體協約約定工會成員與非工會的差別待遇條款?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法第13條雖在形式上授權團體協約約定禁搭便車條款,但其適用需嚴格依照條文要件,包括不得違反正當理由原則、應設除外條款,並不得排除非會員透過合理...
-
02
Jul停發三節獎金、停止福利、利誘員工出勤、對工會求償、招聘員工,是否為不當勞動行為?
問題摘要: 公司針對罷工所為一系列措施,須逐一對照工會法第35條之構成要件加以檢視,部分措施如提訴求償、取消福利、獎勵出勤者或大規模招募新員工,若目的在削弱工會聲...
-
02
Jul「團體協約」程序要件為何?違反效力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程序要件具有高度嚴謹性,非僅保障勞工權益,更係為維繫勞資協調與集體協商之制度公信力。倘若工會於締約過程中未遵守法定程序,如代表產生方式瑕疵、未...
-
02
Jul發生職業災害時,雇主該如何應對處理?
問題摘要: 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首要為即時搶救與通報,緊接著應全面啟動災害應變處理機制,不僅包括勞工權益照顧與善後安置,更需高度重視法律風險控管,特別是內部刑事責...
-
02
Jul勞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事故導致傷殘,是否勞動基準法規定為職業災害?
問題摘要: 通勤災害雖現行多被視為擴張性職災處理,確實有助勞工保障,但其正當性基礎不足,雇主無法預防卻需承擔責任的制度安排,恐引發法制不均衡與雇主負擔過重問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