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發生職業災害時,雇主該如何應對處理?
問題摘要: 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首要為即時搶救與通報,緊接著應全面啟動災害應變處理機制,不僅包括勞工權益照顧與善後安置,更需高度重視法律風險控管,特別是內部刑事責...
-
02
Jul職業災害之勞保給付有那些?
問題摘要: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勞工提供全面性之職災補償制度,不僅涵蓋事故當下之急救與醫療,亦延伸至療養、失能、死亡甚至失蹤等後續狀態,並於給付標準、請領期...
-
02
Jul罷工可以阻止其他員工上班?
問題摘要: 罷工本為憲法與法律所保障之勞工基本權利,糾察線亦為合法行動之一環,但其正當性建立於和平與非脅迫之基礎上,凡超出和平勸說範疇,侵犯個人自由或藉手段阻礙他...
-
02
Jul停發三節獎金、停止福利、利誘員工出勤、對工會求償、招聘員工,是否為不當勞動行為?
問題摘要: 公司針對罷工所為一系列措施,須逐一對照工會法第35條之構成要件加以檢視,部分措施如提訴求償、取消福利、獎勵出勤者或大規模招募新員工,若目的在削弱工會聲...
-
02
Jul團體協約存續期間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的存續期間設計,除依法明定最長三年外,並就不定期協約之終止、當事團體之組織變更與經濟情勢異動等情形作出詳盡規範,兼顧勞資關係之穩定與調整需求,...
-
02
Jul可以用團體協約約定工會成員與非工會的差別待遇條款?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法第13條雖在形式上授權團體協約約定禁搭便車條款,但其適用需嚴格依照條文要件,包括不得違反正當理由原則、應設除外條款,並不得排除非會員透過合理...
-
02
Jul什麼是職場霸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雖仍欠缺明文化之明確條文,但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等相關規範,勞工之工作環境中若有遭受精神性不...
-
02
Jul團體協約餘後效力之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餘後效力制度設計兼顧勞動條件穩定與協約談判過渡期間的保護,其法律效果受制於法條文義、學理解釋與實務操作,實際適用上尚存不少討論空間。對工會與雇...
-
02
Jul勞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事故導致傷殘,是否勞動基準法規定為職業災害?
問題摘要: 通勤災害雖現行多被視為擴張性職災處理,確實有助勞工保障,但其正當性基礎不足,雇主無法預防卻需承擔責任的制度安排,恐引發法制不均衡與雇主負擔過重問題,未...
-
02
Jul什麼是職場霸凌?還是員工的玻璃心?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不僅傷害個人尊嚴,更會造成組織士氣崩潰、離職率高漲與工作效能低落,長遠而言對企業經營也極具破壞性。企業文化若缺乏同理與管理者訓練,縱容霸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