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

    罷工可以阻止其他員工上班?

    問題摘要: 罷工本為憲法與法律所保障之勞工基本權利,糾察線亦為合法行動之一環,但其正當性建立於和平與非脅迫之基礎上,凡超出和平勸說範疇,侵犯個人自由或藉手段阻礙他...

  • 02
    Jul

    團體協約存續期間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的存續期間設計,除依法明定最長三年外,並就不定期協約之終止、當事團體之組織變更與經濟情勢異動等情形作出詳盡規範,兼顧勞資關係之穩定與調整需求,...

  • 02
    Jul

    團體協約餘後效力之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餘後效力制度設計兼顧勞動條件穩定與協約談判過渡期間的保護,其法律效果受制於法條文義、學理解釋與實務操作,實際適用上尚存不少討論空間。對工會與雇...

  • 02
    Jul

    團體協約之效力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之規範性效力不僅鞏固協約條款對勞資個別成員的拘束力,更提供勞工以協約條款為依據請求權利的基礎,透過直接、強制與餘後效力三重機制,確保勞動條件穩...

  • 02
    Jul

    團體協約如何協商及簽訂?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制度之精神,旨在透過具代表性之集體談判,平衡勞資力量,透過法定協商程序達成具法律拘束力之契約,對於契約所涉之勞動條件,於存續期間具有優先適用效...

  • 02
    Jul

    罷工勞工為爭年終獎金不但工作,反而阻止未罷工勞工上班,這樣有犯罪嗎?

    問題摘要: 我國勞動法制既已明確區分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對調整事項之罷工權給予合法保障,自應使罷工在符合法定程序下發揮其爭議解決機能,若為年終獎金等尚未確立之利益...

  • 02
    Jul

    間距條款是什麼?團體協約法對於這個條款有什麼限制?

    問題摘要: 間距條款本質為團體協約制度中強化工會吸引力之重要設計,透過創造工會成員與非成員待遇差距以消除搭便車誘因,於德國等國實務運作已行之有年。然而我國現行團體...

  • 02
    Jul

    團體協約法應有認識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法是確保協商權落實與制度化的關鍵法律,其制度設計意圖於提升勞工談判能力與集體保障之同時,亦考量雇主經營彈性與制度安定,透過兼顧協商義務、代表性...

  • 02
    Jul

    團體協約法內容及限制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之內容以勞動條件與工會運作為核心,可具體約定工資、工時、福利、升遷、教育、安全等制度設計,並視情況引入職場條款強化工會組織之穩定與談判能量,惟...

  • 02
    Jul

    團體協約可以談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嗎?可以推派勞工董事嗎?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確可談勞工董事之設置,且屬合法調整事項,工會提出此類主張並不違法,亦可作為合法罷工的基礎,只是是否納入協約內容仍有賴雙方協商一致,惟不可因此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