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May喪假應該在事件(親人死亡)發生後多久請畢?
問題摘要: 公務人員與教師須於親人死亡日起百日內請畢喪假,且可以分次申請;而一般勞工依勞工請假規則,只要有正當事由並提出證明文件,即可申請喪假,目前並無法律明定一...
-
13
May喪假應該怎麼請?喪假可不可以拆開分成好幾天請呢?
問題摘要: 喪假在我國勞動法體系中具有明確而重要的地位,不僅保障勞工在遭遇親人喪亡時有時間處理後事與調整心情,也體現出對基本人倫情感的尊重與維護。勞工依法可申請喪...
-
13
May離職前夕,親人往生,雇主是否應該補給完整喪假,或是來不及放的折發工資?
問題摘要: 離職前夕若親人往生,只要勞動契約尚未終止,勞工依法仍可申請喪假且工資照給;一旦契約終止,則喪假權利自然消滅,雇主無須補給未請完的假期或折發工資。喪假與...
-
13
May公司要勞工簽『不再犯錯確切書』,如果再犯就要勞工自己走人,這合理嗎?
問題摘要: 終止勞動契約的程序並不單純是「願打願挨」的私法行為,而是在法律強制規範下運作的公序良俗問題,必須符合勞基法所規範的解僱條件,並不能僅靠一紙協議或切結書...
-
13
May什麼是大量解僱?
問題摘要: 大量解僱並非雇主單方面即可自由處理的人力調整措施,而是一種具高度社會敏感性與程序法律義務的重大勞資行為,必須在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之解僱要件下,並依...
-
13
May怎麼才可以大量解僱員工?
問題摘要: 要合法大量解僱員工,雇主必須先具備勞基法第11條所列正當解僱事由,再達成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2條所規範之人數門檻,並於60日前提出計畫書,通知主管機關...
-
13
May要解僱多少人才算是大量解僱勞工
問題摘要: 大量解僱並不是單純的人事調整問題,而是一個法律上需符合程序、門檻與補償條件的重大管理行為。解僱人數是否構成「大量解僱」,需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2條為...
-
13
May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最有用的其實就是限制雇主出境?
問題摘要: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12條的限制出境規定,雖非本法最初設計的核心制度,卻在現行法律環境與執行困難下,成為實質效益最強、勞工最能感受到保障的條文之一。政...
-
13
May大量解僱過程,勞工個別與雇主私下和解內容可以劣於解僱計劃書或集體協商的結果嗎?
問題摘要: 大量解僱過程中,若雇主與勞工個別進行之和解內容低於公告解僱計畫書或集體協議所定標準,原則上皆屬無效,法律並不允許以個別契約削減已透過法定程序確立之最低...
-
13
May大量解僱程序中重新僱用規定在實際上有意義嗎?
問題摘要: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9條雖設有優先再僱用規定,但因欠缺強制性、程序明確性與法律效果保障,其實質保護力有限,難以真正協助勞工爭取復職或年資合併。除非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