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Jul對於「就業歧視」應如何謹慎對待?
問題摘要: HR與企業應正視「禁止就業歧視」不僅是法律義務,更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關鍵戰略。建構公平、尊重、多元包容之職場環境,不僅有助於吸引優秀人才,更能提升員工凝...
-
08
Jul企業徵才廣告內容如何才符合法規「公開薪資範圍」的要求嗎?
問題摘要: 現行就業服務法僅要求在經常性薪資未達4萬元時須揭示範圍,並未對揭示形式、範圍區間大小等細節強制規定,企業即便標示「月薪3萬至5萬元」,雖不符行政指導原...
-
08
Jul公司可否改變勞工的工作內容或是工作地點,但背後目的其實是希望勞工自己離職?
問題摘要: 雇主不可透過變更勞務內容或地點之手段逼迫勞工離職,調職必須合法且符合誠信原則與調動五原則,否則即屬違法。勞工應妥善保全權益,依法拒絕不當調職,採取正當...
-
08
Jul企業徵才廣告薪資範圍寫「面議」,面試時再詳細討論,企業的廣告是否合法?
問題摘要: 根據現行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第6款之明文,當企業所提供之職缺經常性薪資未達4萬元時,即應於徵才廣告或應徵過程中公開揭示薪資範圍,單以「面議」表述將構...
-
08
Jul「就業歧視」愛滋或患病員工是否可以?
問題摘要: 雇主若因員工罹患愛滋、精神疾病或其他病症而在職場上有不利處分,是否構成就業歧視,須依具體法律條文與病類屬性來分別認定。就業服務法僅保障身心障礙者與法條...
-
08
Jul行車津貼及旅費是否為工資?
問題摘要: 行車津貼與旅費是否屬於工資,應根據發放方式、給付標準及其是否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給與」進行綜合判斷。若該津貼為定期發放,且與勞工之工作條件、出...
-
08
Jul什麼是就業歧視?如何判斷?
問題摘要: 就業歧視的認定需依據法律明文列舉之歧視原因、雇主作出差別待遇行為,以及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並非只要有差別待遇即可構成歧視。最後提醒...
-
08
Jul雇主注意!小心別踩就業年齡歧視紅線!
問題摘要: 年齡不應成為就業的障礙,更不應成為裁員、調職、獎懲或升遷的評估基礎。每一位具備能力與熱忱的勞動者,不論其年齡為何,皆應享有公平競爭之機會。中高齡者及高...
-
08
Jul什麼是就業歧視?就業歧視要由誰來負舉證責任?
問題摘要: 在實務操作上,歧視態樣可分為「直接歧視」與「間接歧視」,前者如在徵才時明示限制性別或年齡,後者則較為隱晦,例如表面上未明言限制年齡,但卻要求「應屆畢業...
-
08
Jul公開薪資就能改善待遇?
問題摘要: 立法要求薪資公開雖有其象徵意義與正當目標,但若忽略產業生態、企業現實與市場機制的作用,反而容易淪為政策口號。實際上提升勞工待遇的核心關鍵仍在於打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