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May公司總是以員工並非真的在加班為理由不付加班費,可以嗎?
問題摘要: 加班費是勞動基準法保障勞工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是對於延長工時的對價給付,不論加班時間內的工作內容多寡、效率高低,只要勞工因雇主指揮或默許處於工作狀態,就...
-
12
May「每3個月」加班上限如何認定?
問題摘要: 只有採「任何3個月」的標準,方能與現行勞基法其他條文解釋保持一致,避免法律體系邏輯矛盾與執行落差,進一步保障勞工健康與工作權益,並減少違法濫用加班制度...
-
12
May加班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加班抑或逗留職務,這是一件先決的事
問題摘要: 加班絕非勞工下班時間延後就理所當然成立,也不是雇主一句「未申請就不算」就能免除責任。它是一個兼具「事實發生」與「法律效果」的程序行為,關鍵在於是否在雇...
-
12
May加班不是常態?每次加班都要勞工個別同意嗎?
問題摘要: 加班不是常態,而是例外中的例外。每次加班的合法成立,不僅須企業制度面已獲得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更須個別勞工有具體同意,並且是基於雇主提出加班需求的情境...
-
12
May雇主要求勞工先打卡下班再回來加班,那還可以領加班費嗎?雇主有何法律責任?
問題摘要: 雇主不得以先打卡再加班之方式規避加班費給付責任,勞工即使表面上配合,亦不代表其放棄請求權,應積極保存證據主張權益,並可向主管機關申訴檢舉,依法促使雇主...
-
12
May加班時數上限「每三個月」如何認定?
問題摘要: 「每三個月」加班上限的起算與判定方式,確保雇主不能任意切割計算期間,達到保障勞工合理工時與避免過勞的立法目的。加班制度彈性化雖為企業提供人力調度的彈性...
-
12
May員工在下班在通訊軟體與老闆談論工作事宜是否算是加班?
問題摘要: LINE訊息是否構成加班,並非以訊息存在與否為判準,而需依實際工作指派性質、緊急程度、勞工有無提供勞務為準。若雇主以LINE進行明確指派並要求即時處理...
-
12
May老闆下班後傳Line交辦事情,算不算員工加班?
問題摘要: 雖LINE等即時通訊工具改變現代職場溝通方式,但法律上對於「工作時間」的認定仍以是否實際提供勞務、是否處於雇主指揮監督之下為核心。雇主如於下班後以通訊...
-
12
May雇主讓員工下班後,打另一個由雇主開的公司卡上班,請問這有加班費嗎?
問題摘要: 若雇主要求勞工在打卡後繼續工作,但不予登記或補償,此種行為即構成違法,勞工可依法主張補償並舉證事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雇主會刻意模糊延長工時與正常工時...
-
12
May「先打卡,再加班」、填寫「因私人關係滯留」,真的能免除加班費給付義務嗎?
問題摘要: 不論企業文化是否默許加班行為,或是否有「自願加班」之名義,只要勞工在實質上於雇主指揮下提供勞務,並且雇主未拒絕或防止該行為,就應依法視為工作時間並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