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團體協約餘後效力之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餘後效力制度設計兼顧勞動條件穩定與協約談判過渡期間的保護,其法律效果受制於法條文義、學理解釋與實務操作,實際適用上尚存不少討論空間。對工會與雇...
-
02
Jul團體協約存續期間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的存續期間設計,除依法明定最長三年外,並就不定期協約之終止、當事團體之組織變更與經濟情勢異動等情形作出詳盡規範,兼顧勞資關係之穩定與調整需求,...
-
02
Jul罷工可以阻止其他員工上班?
問題摘要: 罷工本為憲法與法律所保障之勞工基本權利,糾察線亦為合法行動之一環,但其正當性建立於和平與非脅迫之基礎上,凡超出和平勸說範疇,侵犯個人自由或藉手段阻礙他...
-
02
Jul罷工是無預警嗎?
問題摘要: 罷工並非毫無預警即非法,但突襲式罷工確實會造成嚴重社會衝擊,在保障勞方團結權之同時,政府亦有責任建立適當制度,促使爭議行為納入更具預見性的程序規範,確...
-
02
Jul工會有什麼種類?工會為什麼敢罷工?罷工又有什麼保護?
問題摘要: 工會制度在我國法律中具備完整架構與保護條文,其功能不僅是維權,更是溝通與制衡的機制。企業應以正面態度看待工會運作,勞工則應善用工會資源維護自身權益,雙...
-
02
Jul罷工是勞工自動爭取權利的最後武器嗎?
問題摘要: 罷工確實是勞工對抗資方權力不對等的最後武器,但此一觀點須限於調整事項之爭議,對於法律或契約已明定之權利事項,則應循司法途徑尋求救濟,不宜輕率發動罷工。...
-
02
Jul罷工有理,抗議無罪?可以就團體協約約定之事項加以罷工?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一旦成立,對協約既有事項即具和平義務拘束力,工會不得就其再發動爭議行為,應循調解或司法途徑解決,但對於協約未定事項或新生議題,工會仍得行使罷工...
-
02
Jul罷工到底要不要預告?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法制未設罷工預告義務,主要係考量罷工作為勞工最後手段,須保有其即時性與壓力效果。然而,罷工程序設計本身已包含預警功能,特定行業亦需簽訂必要服務...
-
02
Jul罷工爭議現場警察要抓人嗎?
問題摘要: 罷工不是犯罪,糾察線不是暴力,警察不是裁判,維護秩序不是壓制對抗。警察若要在罷工現場「抓人」,須依法構成現行犯,且介入行動須符合補充性與比例原則。國家...
-
02
Jul罷工要怎麼發動才合法?罷工的期間,還可以領薪水嗎?
問題摘要: 合法罷工必須由合格工會發起,並就利益事項,經過協商、調解不成立、會員投票過半等程序後始得進行,罷工期間勞工原則上不得領薪。若未經上述程序即擅自罷工,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