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Jul

    外送平台外送員是勞工嗎?

    問題摘要: 對勞動契約是否成立的爭議,強調應從實質內容出發,綜合考量工作者的獨立性程度,尤其是人格從屬性和經濟從屬性是否存在。只有在具備從屬性的前提下,勞動契約才...

  • 03
    Jul

    試用期間,勞工權益減平?

    問題摘要: 試用期並非法律真空地帶,雇主不得假藉「試用」之名變相違法或迴避勞動基準法保障,凡與事業經營持續性有關之職務,試用期勞工即享有與正式勞工相同之法定待遇,...

  • 03
    Jul

    不適用勞基法的公司,可以隨便終止勞動契約嗎?

    問題摘要: 雇主主張不適用勞基法並非終止勞動契約的絕對依據,仍須依據民法與契約誠信原則辦理。勞工應盡快保存相關事證,並積極尋求法律救濟,以維護自身權益,避免權利遭...

  • 03
    Jul

    平台外送員適用勞基法嗎?

    問題摘要: 平台外送員是否適用勞基法,不能僅以契約名稱為斷,而須依據實質從屬性判斷,法院與行政機關皆已採取偏向勞工保護的認定方向。平台業者如欲主張為承攬契約,除需...

  • 03
    Jul

    大廈管理委員會是否適用勞基法?何時適用?

    問題摘要: 大廈管理委員會是否適用勞動基準法,應視其設立形式及人員聘僱方式而定:若依規定設立並報備者,則自103年7月1日起即全面適用,若未報備則自104年起適用...

  • 03
    Jul

    主管階級簽訂專業經理人合約,就可不受延長工時的限制嗎?

    問題摘要: 企業不得僅憑「專業經理人合約」形式,即主張排除勞基法適用,法律關係之判斷必須回到實質權利義務與從屬性認定。主管是否屬勞工,關鍵不在其頭銜或合約名稱,而...

  • 03
    Jul

    如何防止企業以契約將勞動契約定義為其他勞務契約?

    問題摘要: 勞動契約的核心判斷標準在於是否具有從屬性及指揮監督關係。即使在契約形式上被標示為承攬或委任,只要實質內容符合勞動契約的特徵,仍應將其視為勞動契約,適用...

  • 03
    Jul

    「假承攬、真僱傭」爭議!究竟應如何區別?

    問題摘要: 無論是資方還是提供服務的工作者,在簽訂契約時都應清楚了解所建立的法律關係究竟屬於承攬契約還是僱傭契約。這一區分的關鍵在於契約雙方的「從屬性」,例如資方...

  • 03
    Jul

    目前不適用勞基法的行業和工作者有那些?

    問題摘要: 勞基法雖係以一切勞雇關係為適用原則,透過第3條建立明確的產業分類及主管機關指定制度,但為顧及實際執行面之困難與產業特性,設有「窒礙難行」排除條款,使特...

  • 03
    Jul

    醫師是否排除勞基法適用

    問題摘要: 醫師是否排除勞基法適用雖有勞動部政策性函釋提供排除標準,但實務中針對PGY醫師此一特殊過渡身份,卻因主管機關間意見分歧導致法律適用標準不一。對於醫療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