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Mar員工自稱受到職災不來上班,還要公司付薪水,該怎麼處理?
問題摘要: 雇主若遇到疑似濫用病假的員工,應先確認職災認定結果,並按照法律規範處理員工的請假與薪資給付,避免因程序錯誤導致違法解雇的風險。勞基法第13條旨在保護因...
-
26
Mar職災補償及賠償之民事請求權依據為何?
問題摘要: 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除依據勞動基準法請求基本補償外,還可以依據民法及職保法來向雇主請求進一步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選擇取決於雇主是否違反勞動安全法規、是...
-
26
Mar什麼是「職業災害」?與上班有關就是職業災害嗎?
問題摘要: 法院在認定是否為職業災害時,通常會考量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作內容與傷害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若勞工在公司指派的業務範圍內發生意外,則多數情況下會被...
-
26
Mar職災補償及賠償之請求對象為何?
問題摘要: 職災補償的請求對象主要是直接雇主,但不同的雇傭關係與契約模式,發包商、要派公司、事業經營者也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補償或賠償責任。勞工若因職災受害,除依據...
-
26
Mar煽動員工請假是否有罪?是否是罷工?
問題摘要: 勞工合法請假本屬其正當權利,縱使其集體性質造成交通或營運上的不便,也應先從勞動關係及行政處理機制著手,而非逕行扣上「教唆」或「煽惑犯罪」的帽子,動用刑...
-
26
Mar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爭議行為是什麼?勞工一起請假是罷工嗎?
問題摘要: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條的明文定義,集體休假與集體拒絕加班等行為,若具備阻礙事業正常運作與意圖達成主張之雙重要素,實質上屬於爭議行為。但在具體個案中,司法...
-
26
Mar對於勞工爭議權的限制?
問題摘要: 雖然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法肯認勞工行使罷工等爭議行為的權利,但同時也設有多層次的限制與規範,旨在於平衡勞工團結權與社會整體利益、公共安全、國家秩序等價值。...
-
26
Mar爭議行為之類型有那些?勞方進行爭議行為之要件為何?
問題摘要: 爭議行為是指勞資爭議當事人為達成其主張,所為之罷工或其他阻礙事業正常運作及與之對抗之行為。爭議行為是工會爭取勞工權益的重要手段,其形式多元,包括罷工、...
-
26
Mar合法勞方爭議行為有何保障?
問題摘要: 合法勞方爭議行為在我國法制中享有明確且多層次的保障,這些保障機制涵蓋國家行政中立義務、民事與刑事免責、不受雇主不利待遇的保護,以及在罷工期間基本社會保...
-
26
Mar什麼是勞動三權?如何建構勞工權益保障機制?
問題摘要: 勞動三權的設計與保障,不僅關乎勞工的基本人權,也關係著勞資關係的穩定與企業治理的健全,它透過工會的集體力量,讓勞工不再只是單一的被支配者,而能成為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