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Jul團體協約之「最高勞動條件之禁止」與「有利原則」是什麼?
問題摘要: 「最高勞動條件之禁止」與「有利原則」為維繫團體協約制度平衡的兩大基石,一則防止工會協約成為壓抑勞工上升空間的天花板,一則確保勞工得以透過個別努力追求更...
-
02
Jul什麼是職場霸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雖仍欠缺明文化之明確條文,但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等相關規範,勞工之工作環境中若有遭受精神性不...
-
02
Jul職業災害之勞保給付有那些?
問題摘要: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勞工提供全面性之職災補償制度,不僅涵蓋事故當下之急救與醫療,亦延伸至療養、失能、死亡甚至失蹤等後續狀態,並於給付標準、請領期...
-
02
Jul團體協約可以談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嗎?可以推派勞工董事嗎?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確可談勞工董事之設置,且屬合法調整事項,工會提出此類主張並不違法,亦可作為合法罷工的基礎,只是是否納入協約內容仍有賴雙方協商一致,惟不可因此否...
-
02
Jul協商權在團體協約法如何被保障?
問題摘要: 協商權為團體協約制度核心,其於團體協約法中不僅明文確認,並藉由代表選任、協商義務、誠信原則、法律效果與行政裁決等多層次制度架構加以保障,使工會得以透過...
-
02
Jul何謂職場霸凌?與性別或其他歧視有何關連?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本質上是一種基於權力不對等或個人偏見所造成的反覆性人格侵害,其影響甚鉅,輕則損害員工心理健康,重則導致職災與離職,進而影響企業聲譽與用人制度。...
-
02
Jul停發三節獎金、停止福利、利誘員工出勤、對工會求償、招聘員工,是否為不當勞動行為?
問題摘要: 公司針對罷工所為一系列措施,須逐一對照工會法第35條之構成要件加以檢視,部分措施如提訴求償、取消福利、獎勵出勤者或大規模招募新員工,若目的在削弱工會聲...
-
02
Jul團體協約餘後效力之是什麼?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餘後效力制度設計兼顧勞動條件穩定與協約談判過渡期間的保護,其法律效果受制於法條文義、學理解釋與實務操作,實際適用上尚存不少討論空間。對工會與雇...
-
02
Jul團體協約之效力為何?
問題摘要: 團體協約之規範性效力不僅鞏固協約條款對勞資個別成員的拘束力,更提供勞工以協約條款為依據請求權利的基礎,透過直接、強制與餘後效力三重機制,確保勞動條件穩...
-
02
Jul發生職業災害時,雇主該如何應對處理?
問題摘要: 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首要為即時搶救與通報,緊接著應全面啟動災害應變處理機制,不僅包括勞工權益照顧與善後安置,更需高度重視法律風險控管,特別是內部刑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