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Jul

    「試用期」發生職災可否解僱?

    問題摘要: 勞工於試用期間發生職災,雇主不得以其暫時無法工作為由,任意終止契約,否則將有違誠信原則,構成權利濫用。雇主若欲於此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除應有客觀重大事...

  • 07
    Jul

    什麼情況雇主可解雇勞工?應提前多久通知才合法?

    問題摘要: 雇主如欲終止勞動契約,應先確認是否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或第12條之規定,再依據第16條規定妥為預告或給付代通知金。對於懲戒性解雇則須於事發三十日內為...

  • 07
    Jul

    工作未滿1年,竟得賠錢?

    問題摘要: 不是所有行業或職位皆可任意約定最低服務年限或設立違約金,僅有在雇主具備正當性基礎,如提供專業訓練或補償對價之情形下,始得主張相關義務。對於工資以借款形...

  • 07
    Jul

    工作未滿3月想離職 這點一定要注意

    問題摘要: 勞工在工作未滿三個月期間,依法確有隨時終止契約之自由,且不需負擔法定預告義務,但若曾明確承諾離職日並經雇主信賴,即產生契約拘束力,提前毀約可能構成對雇...

  • 07
    Jul

    簽立最低服務年限以扣除育嬰留停,這是可以的?

    問題摘要: 最低服務年限之履行重點不在曆日是否滿一年,而在於勞工是否實際提供了完整服務一年之勞務。勞工雖簽訂一年最低服務條款,實際上因育嬰留停,僅工作數月,未盡契...

  • 07
    Jul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有用嗎?

    問題摘要: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本是立意良善的制度,但若法院不落實審查義務、不建立明確標準、不檢討自身懶惰書寫與制度應對的弊端,那麼這項原則對勞工而言,終將淪為...

  • 07
    Jul

    資方如何以解僱最後手段性建構勞工解僱的標準作業程序(SOP)?

    問題摘要: 對企業而言,正確認識並落實「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並非僅為應付訴訟,而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工程。唯有建立一套合乎法令、程序完備、可被第三方審查的...

  • 07
    Jul

    手機可以綁約,那工作呢?

    問題摘要: 工作雖然也可綁約,但須以培訓或補償為對價前提,並通過實質審查方為有效;與手機綁約不同的是,勞動契約具有人身依附與工作自由之憲法保障,因此立法者設下較嚴...

  • 07
    Jul

    工作不滿3個月,辭職需要預告嗎

    問題摘要: 勞工於試用期或在職未滿三個月內欲離職者,依法可隨時提出終止契約的意思表示,無須提前預告;即使勞動契約有約定「需提前十日或一個月通知」,如該約定違反勞基...

  • 07
    Jul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有用嗎?

    問題摘要: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本是立意良善的制度,但若法院不落實審查義務、不建立明確標準、不檢討自身懶惰書寫與制度應對的弊端,那麼這項原則對勞工而言,終將淪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