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Jul如何確定雇主給付項目是否屬於工資?
問題摘要: 工資的本質是勞工因提供勞務所獲得的報酬。這些報酬不必依賴「經常性給與」的標準來定義,而應該以勞工的工作性質和勞務對價來判斷。判斷給付項目是否為工資,應...
-
08
Jul雇主得否明示限定僱用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以滿足額僱用需求?
問題摘要: 雇主在進行定額僱用實務操作時,應基於相關法令授權,於徵才公告或招募文件中採取「本職缺屬定額僱用人員,歡迎或優先考慮具身心障礙/原住民身份者」等措辭,並...
-
08
Jul美醜影響工資?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針對就業歧視設有多重防線,除明文禁止容貌歧視外,亦就性別、性傾向與工資差異明訂「同工同酬」原則,強化勞工權益保障。惟實務執行層面仍...
-
08
Jul什麼是就業歧視?就業歧視要由誰來負舉證責任?
問題摘要: 在實務操作上,歧視態樣可分為「直接歧視」與「間接歧視」,前者如在徵才時明示限制性別或年齡,後者則較為隱晦,例如表面上未明言限制年齡,但卻要求「應屆畢業...
-
08
Jul在勞動契約中,應如何規範「員工調職」?
問題摘要: 勞動契約之調職條款設計,應以法定調動五原則為核心架構,再搭配明確的異議處理流程與執行效果,讓勞工於契約成立階段即充分理解並同意未來可能之職務調整,雇主...
-
08
Jul企業遷廠可以片面發布調動命令變更勞工工作地點嗎?
問題摘要: 雖勞動契約具繼續性與彈性調整之特質,雇主原則上享有一定程度之調職命令權,惟此權限並非絕對,仍應受勞基法第10-1條與法院實務所建立之限制原則約束,確保...
-
08
Jul主管任意調動工作場所,只能無奈接受嗎?
問題摘要: 雇主或主管對於工作地點之調動,雖於一定條件下屬合法權限之行使,但絕非得任意恣意而為,須符合法律所規定之五大原則與契約約定,如違反者將構成違約或違法行為...
-
07
Jul公司臨時叫我走人,並表明如果要資遣費的話,公司將會向我追討技術費?
問題摘要: 當勞工遭遇公司以技術費威脅其放棄資遣權益時,應立即要求公司依勞基法合法資遣程序辦理,並主張其依法應得之資遣費、未通知工資等權利。雇主若以借貸訓練費形式...
-
07
Jul簽立最低服務年限以扣除育嬰留停,這是可以的?
問題摘要: 最低服務年限之履行重點不在曆日是否滿一年,而在於勞工是否實際提供了完整服務一年之勞務。勞工雖簽訂一年最低服務條款,實際上因育嬰留停,僅工作數月,未盡契...
-
07
Jul最低服務年限約定之違約金以外通常還會外加保證人擔保性質為何?
問題摘要: 對於涉及最短服務年限之保證契約,實務上已由最高法院作成統一決議,確立為一般保證性質,保證人責任依勞工違約與否及債務成立為準,而非受限三年期間之人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