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工檢舉不法雇主報復行為,法律有何保護措施?

    瀏覽次數:8775

     

    問題摘要: 確保了勞工在發現雇主違反法律或其他勞工法規時的申訴權益。具體來說:根據勞基法第74條,勞工有權向雇主、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申訴事業單位違反勞工法令的情況。雇主不得因為勞工提出申訴而對其做出解僱、降調、減薪等不利的處分,否則這些處分將被視為無效。《勞動基準法檢舉案件保密及處理辦法》規定了檢舉人的範圍、檢舉...

  • 公司給付獎金紅利標準,因為歧視問題或違反其他法律原則,該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8263

     

    問題摘要: 法院通常會考慮以下因素來判斷公司應發給獎金的數額:法院會審查公司是否有明確的獎金發放標準,並檢查該員工是否符合這些標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法院會考慮勞工的工作表現、職位、職責以及對公司業務的貢獻度。這些因素通常會影響獎金的計算和發放。同等職位員工的獎金差異:如果勞工提出與同等職位或同等條件的其他員工...

  • 勞工申訴或檢舉會讓公司知悉嗎?

    瀏覽次數:5733

     

    問題摘要: 勞工確實需要謹慎處理申訴或檢舉的方式,以保護自己的權益和避免可能的報復行為。以下是一些建議:如果有其他同事也受到相同的問題影響,可以與他們討論並一起提出申訴。集體行動不僅能增加申訴的力量,還能減少個別員工被特別針對的可能性。可以通過匿名途徑向相關機構提出檢舉或申訴,如縣市政府的縣市長信箱。這樣做可以保...

  • 勞工檢舉老闆的不法行為,勞基法是否可保障勞工遭到非法解雇?

    瀏覽次數:5194

     

    問題摘要: 為保護勞工的吹哨行為,防止雇主對申訴的勞工進行報復性處分。若雇主對申訴勞工進行不利處分,該行為即屬違法,勞工可向縣市勞工局提出勞資爭議調解,並依《勞基法》第79條規定處以罰鍰。若雇主非法解僱勞工,勞工可以向法院提起「確認勞僱關係存在」的訴訟。實務上,勞工申訴後的舉證責任應由雇主承擔,即除非雇主能證明有...

  • 雇主是否可以對勞工爭議行為採取報復措施?

    瀏覽次數:4236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條規定:「…四、爭議行為:指勞資爭議當事人為達成其主張,所為之罷工或其他阻礙事業正常運作及與之對抗之行為。五、罷工:指勞工所為暫時拒絕提供勞務之行為。」其實爭議行為的樣態很多,勞方爭議行為包括罷工、怠工、杯葛、蓄意破壞和占據工廠等。「爭議行為」一般係指勞資一方為貫徹其主張,以集體之意思對...

  • 老闆下班後傳Line交辦事情,算不算員工加班?

    瀏覽次數:1227

     

    問題摘要: 雖LINE等即時通訊工具改變現代職場溝通方式,但法律上對於「工作時間」的認定仍以是否實際提供勞務、是否處於雇主指揮監督之下為核心。雇主如於下班後以通訊軟體交辦任務,且勞工確實執行者,原則上即構成延長工時,應依法給付加班費。勞工應妥善保存證據,自主記錄工作起迄時間,必要時主張合法權利,保障自身勞動條件。...

  • 有勞資爭議想申訴,該怎麼找政府機關投訴?會保護「吹哨者」嗎?

    瀏覽次數:655

     

    問題摘要: 勞工一旦遇有權益受損情形,應盡早釐清事實、保存證據,並可透過工會、地方勞工局、中央勞動部等單位提出申訴,在法令保障下爭取應有的待遇與保護,而不必因擔心身分洩漏而忍氣吞聲。唯有合法、理性、積極地運用制度,才能真正維護自身在職場上的公平與尊嚴。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勞工在職場上常遇到的勞...

  • 為什麼要保護吹哨者?終止或懲罰可以嗎?

    瀏覽次數:630

     

    問題摘要: 法律的存在是為了確保吹哨行為能夠在不受威脅的環境下進行,但在現實中,許多吹哨者仍面臨極大的職場風險,因此,除了法律保護外,社會對吹哨行為的認知也應有所提升,企業應建立內部通報機制,確保員工在舉報問題時能夠獲得適當的保護,而不是因為揭發不當行為而遭受排擠或報復。此外,政府應加強對吹哨者保護制度的落實,確...

  • 調職就祇能聽雇主的話嗎?

    瀏覽次數:184

     

    問題摘要: 雇主雖有一定的人事調動權,但必須在符合法律規定與誠信原則的前提下行使,勞工對於調職並非只能消極接受,而應了解自身權益,一旦調職導致權益受損,可尋求法律協助,捍衛自身勞動條件的保障。雇主有權調動員工,屬經營權的一部分,但此權利並非無限上綱,必須在符合法定調動原則下行使,不得以報復、羞辱、懲罰或其他不當動...

  • 公司未成立職工福利委員會得否自勞工薪資扣繳福利金?

    瀏覽次數:144

     

    問題摘要: 公司若未依法設立職工福利委員會,即喪失合法提撥與使用福利金的機制,在此情形下,自員工工資中扣款須回到勞資雙方合意原則,且必須取得明確、個別之勞工書面同意,並符合誠信與合理使用原則,否則一旦爭議發生,恐難主張其行為合法,亦將面臨勞動主管機關之行政處分。   律師回答: 關於這...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