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勞工拒絕配合雇主投保勞工保險,可否請求職災補償或未投保之損害賠償?
瀏覽次數:5047
問題摘要: 雇主在勞工保障方面的責任,即使勞工拒絕提供必要文件,雇主仍需履行投保責任。法院的判決也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指出雇主應於勞工到職當日為其辦理勞工保險,即使在申報表中並無要求提供身份證件,後續也可進行補正。在勞工保障的法律框架下,雇主的投保責任是不可推卸的,並且不受勞工是否提供個人文件的影響。這一點對於保...
-
如果在下班途中發生事故,勞工如何搜集相關事證以獲得適當的給付和補償?
瀏覽次數:4935
問題摘要: 勞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時應該採取的步驟。特別是強調了證據收集的重要性,這對確定職業災害的認定至關重要。通報警方並保存相關證據將有助於確保勞工能夠獲得適當的補償和支持。 律師回答: 職業災害保險或職業災害補償制度為勞工提供了包括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事故在內的全面保護。這一制...
-
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不是職業災害,是否屬實?
瀏覽次數:4572
問題摘要: 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事故是否被認定為職業災害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事故的具體情況、與工作職責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法律的解釋和法院的判例。這突顯了在處理職業災害案件時,需要進行細緻的分析和評估,以確定最合適的法律解釋和補償方案。 律師回答: 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依勞工保險的行政解...
-
勞動基準法提供保障內容為何?
瀏覽次數:4450
問題摘要: 依勞動基準法給予勞工諸有多項保障:工資保障、工時保障,法定加班費保障、例假及休息日保障、休假保障、週休二日出勤工作保障、特別休假保障、女工保障、職業災害補償保障、工作年資保障、契約終止保障、資遣費保障、退休金保障等。勞資雙方約定不得低於勞基法規定。 律師回答: 勞動基準...
-
職災勞工受傷後一直無法回復工作,雇主應該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2665
問題摘要: 若勞工不同意解除契約,希望延長治療一年,雇主則應評估其請求是否合理,並斟酌是否准予留職停薪繼續治療。職災尚未確定前勞工可先請普通傷病假,期滿後可申請留職停薪,經認定為職災後則追溯改以公傷病假處理。本案中,勞工既已確認為職災,留職停薪應允許,讓勞工爭取最後復工機會,也展現雇主善盡社會責任之態度。雇主在職...
-
工作被動物咬傷,是否為職業災害?
瀏覽次數:1977
問題摘要: 勞工被狗咬傷的事故應依法認定為職業災害,勞工有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及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請求職災補償,包括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如有必要)及相關必要之職業重建服務。若勞工於事後向勞保局提出職災申請,應可依法獲得核准,並依其受傷程度及實際就醫情形核發相應的補償與醫療費用。 律師回答...
-
勞工因職災無法工作,最久可以請假請多久?
瀏覽次數:1714
問題摘要: 勞工遭遇職災後請假無法復工,其請假期間最長可至痊癒或診斷明確無法痊癒為止,雇主於勞工尚在治療期間不得片面解雇,亦不得拒絕繼續給予公傷病假,其期間視實際醫療需要而定,並無法定上限。此制度設計的立法意旨,即在於保障勞工於非自願受傷之情況下,得以充分休養並保有原職之復職權利,而非淪為雇主壓力下的無助個體,維...
-
員工自稱受到職災不來上班,還要公司付薪水,該怎麼處理?
瀏覽次數:1512
問題摘要: 雇主若遇到疑似濫用病假的員工,應先確認職災認定結果,並按照法律規範處理員工的請假與薪資給付,避免因程序錯誤導致違法解雇的風險。勞基法第13條旨在保護因職災而無法工作的勞工,避免其因健康受損而陷入失業困境。然而,面對事故尚未確定為職災的灰色地帶,雇主若貿然終止勞動契約,未來仍可能因職災認定結果而面臨法律...
-
發生職業災害?祇有雇主對於錯誤具有可歸責事由,才能請求民事賠償或補償?
瀏覽次數:1370
問題摘要: 勞工於職業災害發生後,至少可依勞基法第59條取得無過失之法定補償,其次可依民法第487條之1主張無過失賠償責任,再者亦可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或第227條、483-1條等,以推定或明示過失為基礎,請求額外損害賠償。因此,並非僅當雇主具有可歸責錯誤事由,勞工始得請求補償或賠償,而是視不同法律構成要件及舉...
-
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應向何人主張?
瀏覽次數:1368
問題摘要: 職災發生後,勞工應優先保存現場證據、取得醫療診斷、蒐集勞動關係及工地作業結構資料,並可向專業律師、工會或職災資源中心諮詢,評估請求之對象、項目及時效,以爭取最有利之補償與賠償結果,避免遭遇「補償不足、賠償無效」或「責任主體錯置」等實務困境。進一步而言,雇主若能於事前完善建置職安體系、落實風險預防、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