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年未能痊癒而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之職災勞工,可請求雇主一次給付40個月之平均工資?
瀏覽次數:5502
問題摘要: 「給付四十個月平均工資免除後續工資補償責任」這一權利是由雇主行使的,而非由勞工主動請求。雇主可以根據法條的規定,在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選擇一次性給付四十個月平均工資,以免除之後的工資補償責任。這樣的安排是為了保障雇主,避免其承擔無限期的補償責任。此外,雇主有權選擇是否行使這一選項,並且如果勞工的情況已...
-
雇主負擔職業災害責任後,可以向其他應負責任之人求償嗎?
瀏覽次數:5438
問題摘要: 勞工遭受職業災害時,雇主與第三方賠償責任的獨立性。雇主不得以勞工對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來拒絕支付職業災害補償,也不得主張將第三方賠償金額抵充雇主的補償責任。這些原則的確保了勞工及其家屬在面對職業災害時能夠從多個途徑獲得應有的賠償,並確保雇主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不受到其他賠償金額的影響。 &nbs...
-
職業災害勞工的醫療期間意義究竟為何?雇主可以終止契約嗎?
瀏覽次數:5347
問題摘要: 勞基法第59條對於職業災害的醫療期間包括了醫治、療養以及復健等各個階段。法規目的在於保護因工受傷的勞工在恢復期間不受雇主解雇,並確保他們在複健期間得到適當的支持和照顧,直到工作能力得到相應的恢復。前揭法條所指的「醫療期間」包含了醫治、療養以及復健,而復健被視為醫治的延續部分,直到勞工的工作能力得到一定...
-
勞工請求雇主給付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雇主可以主張與有過失之適用?
瀏覽次數:5252
問題摘要: 在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的職業災害補償規定中,勞工與雇主之間的關係是基於勞動關係,而不是一般的損害賠償關係。因此,即使勞工有過失,雇主仍然不得主張過失相抵以減免其補償責任。這是基於勞動基準法的保護性質,旨在確保勞工的安全和健康。基於職業災害補償的特殊性,以及雇主無法主張過失相抵來減免補償責任。這一決議的...
-
部分工時勞工權益與一般勞工是相同嗎?
瀏覽次數:5142
問題摘要: 部分時間工作勞工的權益和法律保障是受到明確規範的。部分時間工作勞工在台灣擁有與全職勞工相似的基本權益和法律保障。這些規定旨在確保在職場中不同形式的勞動都受到公平對待,並維護勞工的權益和福祉。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勞動基準法係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為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經濟...
-
職業災害損害賠償應該如何請求?
瀏覽次數:5066
問題摘要: 關於勞工職業災害的定義、相關法律的適用以及損害賠償的程序。這些確實是在台灣職業災害案例中關鍵的方面。職業災害通常涉及對勞工的生命、健康或身體造成傷害,因此需要法律保障以及相應的損害賠償。你還提到了《職業安全衛生法》對於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災害發生時的搜證和證據保全。這些都是確保勞工權益得到保障...
-
雇主可以買商業保險以減免職災責任嗎?
瀏覽次數:5030
問題摘要: 雇主在面對職業災害補償時可以利用商業保險(如雇主責任保險、團體保險或意外保險)來減輕負擔的情況。基本上,雇主可以通過投保商業保險來轉嫁一部分或全部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這種轉嫁並非完全可以覆蓋所有的責任,因為商業保險的保障範圍和限制也會影響最終的補償金額。例如,商業保險可能不包括某些特定的醫療費用或無法...
-
雇主購買商業保險給付是否得皆由職業災害補償中抵充?
瀏覽次數:4982
問題摘要: 雇主可以利用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或商業保險的保險給付來抵充其根據勞動基準法應負擔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這樣的政策旨在平衡雇主的責任和勞工的權益,同時避免雇主承擔過多的財務負擔。重要的是,這些保險給付的抵充是基於雇主已經支付了保險費用並為勞工提供了相應的保障。這樣的做法既保護了勞工的權益,又考慮到了雇主可能面...
-
勞工過失導致自己及他人受傷,雇主拒付職災補償及解僱勞工,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4973
問題摘要: 勞工在執行職務時受傷,享有根據勞基法第59條規定的職業災害補償權利。這意味著不論勞工是否有過錯,雇主都有責任為受傷的勞工提供相應的補償,包括醫療費用、失能補償等。此外,根據勞基法的規定,在職災醫療期間內,雇主不得解除勞工的聘僱合約。這表示即使勞工因工作受傷而暫停工作或接受醫療治療,雇主也無權將其解雇。...
-
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時,可否算是職業災害?什麼交通工具都可以嗎?
瀏覽次數:4911
問題摘要: 通勤途中發生的事故可以被視為職業災害,以便勞工可以申請勞工保險的相關補償。然而,這需要符合一系列標準,包括發生在適當時間、使用適當的交通方式、在上下班的必經途中,並且不是由於勞工的私人行為而違法所引起的事故。这些標準有助於確保對通勤期間發生事故的勞工的合理保護,同時也針對嚴重的交通違規行為作了限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