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定縮短為每週40小時後,勞工一定有週休二日嗎?
瀏覽次數:4997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的修正縮短了工時,但並未直接規定週休二日,而是要求每週工時不超過40小時,並保留了一定的彈性,這導致雇主可以合理調整工時安排,而不必必然安排週休二日。然而,修法中引入的「一例一休」制度則明確要求每週有兩日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這一制度的實施有效地推動了週休二日的普及,並通過高...
-
休息日怎麼給加班費?
瀏覽次數:4838
問題摘要: 「一例一休」制度的目的在於確保勞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同時提供適當的補償,以落實勞工週休二日的法令規範。例假,勞工的固定休假日,通常為每週的一天,例如實務上常見的週日。在例假日,雇主原則上不得要求勞工工作,這是勞工的法定權益。休息日,通常是除了例假之外的另一天休息日,例如實務上常見的週六。休息日的加班需...
-
法定工時縮短,原本排班制應如何調整?
瀏覽次數:4754
問題摘要: 台灣勞動基準法修法後對工時規定的影響,以及對雇主和勞工在工時調整方面的責任和權益。修法後,勞工的工時被明確規定為每週40小時,並且必須確保至少有兩天的休息日,其中一天為例假日。這項修法的目的是保障勞工的生活品質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然而,例如,雖然法定工時已縮短,但在確保勞工權益的同時,也需要雇主和勞工...
-
加班費計算如何計算才是合法?
瀏覽次數:4739
問題摘要: 勞基法確保了勞工在工作和休息之間取得了平衡,並且在需要加班或在休息日工作時獲得了合理的補償。這些規定對於保護勞工的健康和權益至關重要,同時也鼓勵雇主合理安排工時,避免過度疲勞和工作壓力。加班費的設定不僅是對勞工勞動的合理報酬,也是對雇主合理安排工時的一種鼓勵。勞基法中對廣義和狹義加班的區分以及對加班費...
-
「一休一例」實施後會改變原定例假補休及工作日之安排?
瀏覽次數:4582
問題摘要: 「一例一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勞工的工作時間,並在必要時提供更多的加班費。但對於需要靈活排班的服務業來說,如果人手不足,現有的員工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工時負擔。國定假日是法定的休假日,雇主如果經勞工同意在這些假日上班,則必須支付雙倍工資或提供補休。補休的約定是雇主和勞工雙方共同達成的契約,如果有約定補休...
-
勞動基準法提供保障內容為何?
瀏覽次數:4450
問題摘要: 依勞動基準法給予勞工諸有多項保障:工資保障、工時保障,法定加班費保障、例假及休息日保障、休假保障、週休二日出勤工作保障、特別休假保障、女工保障、職業災害補償保障、工作年資保障、契約終止保障、資遣費保障、退休金保障等。勞資雙方約定不得低於勞基法規定。 律師回答: 勞動基準...
-
加班費是否免所得稅?
瀏覽次數:3637
問題摘要: 加班費是否免納所得稅,關鍵在於是否符合勞基法第24條與第32條所定延長工時與給付標準,無論係實際加班、災害出勤或補休未休時之工資發放,只要其性質為為雇主執行職務且時數在法定限度內,即應依法免稅,否則雇主應依法併計員工薪資並扣繳稅款,以符合法令與公平課稅之精神。 律師回答: 根據所得稅法第1...
-
時薪制的部分工時勞工是否有例假、休息日及國定假日?如何給國定假日的薪資?
瀏覽次數:3461
問題摘要: 勞基法所保障的例假、休息日及國定假日工資給付,無論勞工採月薪、日薪或時薪計酬,無論其屬全職或部分工時,只要其勞動契約處於存續期間,並符合出勤義務或比例換算原則者,雇主皆應依法律規定予以照給工資,不得以勞工身份、計酬方式或工時長短作為免責藉口,否則即構成違反勞動基準法,應負行政責任及賠償責任。此等規定乃...
-
關於「按件計酬勞工」之保障
瀏覽次數:2559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上開條文中提到的以計件方式獲得工作報酬之勞工,係指勞工之工資中包含依完成工作量所獲致之工資,即俗稱「按件計酬之勞工」。按件計酬制度...
-
內含加班費給薪方式就加班費部分,是否可以免所得稅?
瀏覽次數:2529
問題摘要: 加班費之免稅適用,必須建構在三項要件之上:一、符合勞動基準法延長工時或例、休假加班規範時數;二、有明確加班紀錄與出勤紀錄支持;三、符合財政部核定標準。若雇主固定每月給付延時工資及例假加班費,卻未能舉證實際加班紀錄,稽徵機關於稽查時將全數認列為應稅薪資所得,並要求補繳稅款,追溯最長可達五年,勞工亦需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