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變形工時是什麼?實務上實施方式為何?
瀏覽次數:4784
問題摘要: 變形工時制度(彈性工時)是一種法定的工作安排,允許雇主根據工作量和季節變化調整員工的工作時間。這種制度特別適用於需求波動大的行業,如觀光、餐飲及運輸業,也包括科技產業等。在這種制度下,勞工的工作時間不再是固定的每日8小時,每週40小時,而是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動。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
-
什麼是加班?沒有老闆明確指示加班,但有提供勞務,這時候算是加班嗎?
瀏覽次數:4741
問題摘要: 勞動契約是一種雙務契約,雇主和勞工各有其義務。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4條,雇主有義務支付勞工加班工資,並且勞工在加班時必須獲得相應的報酬。雇主必須在延長工作時間前獲得勞工同意,並支付加班工資。若勞工在雇主指示下提供超時勞務,且雇主知悉但未制止,視為雙方默示同意。加班申請制雖然是一種管理措施,但不能用來否定...
-
法定縮短為每週40小時後,勞工一定有週休二日嗎?
瀏覽次數:4728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的修正縮短了工時,但並未直接規定週休二日,而是要求每週工時不超過40小時,並保留了一定的彈性,這導致雇主可以合理調整工時安排,而不必必然安排週休二日。然而,修法中引入的「一例一休」制度則明確要求每週有兩日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這一制度的實施有效地推動了週休二日的普及,並通過高...
-
非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不得任意採行彈性工時制度,依法給付加班費!
瀏覽次數:4693
問題摘要: 變形工時的規定確實提供了一些彈性,以適應不同行業的特性和營運需求。然而,這些彈性安排仍然受到一系列規則的約束,以確保勞工的權益不受損害。首先,雇主必須在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才能實施變形工時制度。這樣的程序確保了勞工在安排工作時間上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和保障。其次,不同類型的變形工時制度有不同的適用範圍...
-
勞工平日加班費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4677
問題摘要: 加班費是指超出法定工作時間的部分工作所應支付的額外報酬,目的是為了補償勞工在超時工作時的付出,同時也鼓勵雇主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勞工過度工作。勞工超過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工作時間依法變更時,雇主有義務支付加班費。加班費的計算根據工作時間的延長情況,分為不同的標準:超出正常工作時間但在2小時以內的部分按照...
-
法定工時縮短,原本排班制應如何調整?
瀏覽次數:4590
問題摘要: 台灣勞動基準法修法後對工時規定的影響,以及對雇主和勞工在工時調整方面的責任和權益。修法後,勞工的工時被明確規定為每週40小時,並且必須確保至少有兩天的休息日,其中一天為例假日。這項修法的目的是保障勞工的生活品質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然而,例如,雖然法定工時已縮短,但在確保勞工權益的同時,也需要雇主和勞工...
-
員工自行加班,老闆是否要付加班費?
瀏覽次數:4545
問題摘要: 對於勞工自請加班的情形,是否支付延時工資(加班費)應依據雙方的約定,或視雇主何時同意或追認其勞務。無法一律以勞工完成工作的時間作為雇主履行支付加班費義務的依據。相對於,雇主不得通過安排超量業務並要求勞工自行申請加班的方式,實質上延長勞工的工作時間,從而規避勞基法的規定。雇主應明確勞工加班的程序,要求所...
-
出差期間或外派人員之工作時間紀錄與認定究竟應該如何?
瀏覽次數:2838
問題摘要: 出差交通時間是否屬於工作時間,法律未有明文規定,需視勞工在此期間是否受雇主指揮監督或提供實際勞務。通勤時間若僅為單純的往返行程,通常不被視為工作時間;但若期間內有執行職務行為,則應計入工時並支付相應報酬。勞工的出差工作時間認定應考慮其實際受雇主指揮監督的情況,通勤時間若僅為單純的往返行程,通常不被視為...
-
月中到離職之工時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1738
問題摘要: 涉及到薪資計算的細節,特別是在離職月的處理。如果勞資雙方在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有事先約定,以實際日數計算工資(區分大小月),那麼這樣的計算方式是可以行的。實務中,這類約定並不常見。如果未事先約定,應依《民法》第123條第2項規定,每月不分大小月均以30日計算一日工資,再按實際在職日數計算工資,這樣較為...
-
工作是責任制,所以超過每日8小時不給加班費,這合理嗎?
瀏覽次數:1540
問題摘要: 勞動契約的性質和責任制的適用確實很關鍵,在處理薪資和工時問題時。如果員工接受公司管理,且公司提供如勞保、健保等福利,通常屬於僱傭契約,受勞動基準法規範。這意味著,無論員工的職位如何,依然需要遵守勞動法規。責任制需經主管機關核備才具合法性。如果公司的責任制未經核備,那麼這種制度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在未核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