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懲處員工的罰則如果不清楚,會有什麼樣的風險?

    瀏覽次數:1729

     

    問題摘要: 懲處制度若不清楚,將導致四項主要風險:一是違反勞基法預扣工資禁止條款,可能遭罰款或行政處分;二是違反調職法定原則,導致懲處無效;三是程序不當易被法院認定構成勞工人格權侵害或精神損害;四是造成企業管理混亂與員工士氣低落,進而引發整體組織信任危機。因此建議企業,應在制定懲處制度時:一、明文列入經核備之工作...

  • 勞工突然不告而別 當月工資怎麼處理?

    瀏覽次數:1477

     

    問題摘要: 當勞工不辭而別且無法聯繫時,雇主應謹慎處理其最後任職月份的工資,避免違反勞基法的規定。在法律層面上,雖然民法第235條但書賦予雇主「準備給付」或「隨時給付」的權利,但若雇主本身即可獨立計算工資並發放,則法院仍可能判定雇主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並裁罰未全額給付工資。因此,企業應確保內部管理制度完善,...

  • 工作規則的懲戒條款是否給予勞工知悉?是否要取得勞工個別同意?

    瀏覽次數:1386

     

    問題摘要: 法院對於工作規則效力的認定,反映出對資方管理權的高度尊重,但對於勞工知情權的保障相對不足。為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建議雇主在變更工作規則時,即使法律未強制要求,仍應主動揭示變更內容並提供充分的解釋,讓勞工知悉並理解新的規則。這不僅能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透明度,還能減少潛在的法律風險與勞資矛盾,進一步促進良...

  • 公司可以因為遲到或其他原因罰錢、扣薪嗎?

    瀏覽次數:1302

     

    問題摘要: 雇主原則上不得因員工遲到或其他工作行為瑕疵而逕行罰錢或扣薪,除非符合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約定或公司制度事前公告,並已依程序完成備查或告知;二、扣薪項目屬於未提供勞務之時間對價,並非額外懲罰;三、懲戒措施具正當理由,符合比例原則,未構成對勞工之濫權行為;四、若為損害賠償性質,則須在損害事實與金額明確前不...

  • 公司補助員工教育訓練的費用,員工申請離職時,約定員工依比例賠償教育訓練費是否合理?

    瀏覽次數:1274

     

    問題摘要: 員工離職按比例賠償教育訓練費是否合理,須視雇主是否確實提供專業訓練並有實質支出,且賠償金額需符合比例原則,不得變相以工資或名目拆帳方式作為附條件返還,否則將構成無效約定並可能涉及違法。企業若能依法訂立、誠信履行、精準規劃,即能善用教育訓練機制強化人才培育,又可避免不必要之勞資爭議與法律風險。 律...

  • 可以規定勞工遲到一律以請事假或特休假辦理?

    瀏覽次數:1260

     

    問題摘要: 遲到雖屬勞工違反工作時間紀律行為,公司可予以紀律處分或扣薪處理,惟不能以此為由片面強制勞工請假,更不得將遲到時間以事假或特休形式處理而未經當事人同意。請假屬於雙方意思合致的契約行為,必須有勞工主動申請並經雇主核准,才可生效,否則視為侵害勞工請假權及工資權。勞動部明確函釋禁止此類做法,企業如違反,不僅有...

  • 未完成交接,雇主不發薪資給我?

    瀏覽次數:1256

     

    問題摘要: 雇主無論主觀認為員工交接未善盡義務,均不得預扣或拖延發薪,否則即屬違法。勞工如面臨此類情況,應立即採取法律行動維權,從寄發存證信函、向主管機關申訴調解,到提起民事訴訟與刑事告訴,皆為可行手段。保障應得工資,絕非交接瑕疵所能否定,交接義務與工資給付應分途處理,各依法律程序主張,始能建立合理正義之勞資關係...

  • 雇主制定遲到罰則,每遲到1分鐘扣10元,這樣規定合理嗎?

    瀏覽次數:1186

     

    問題摘要: 雇主雖有權制定工作規則,但這些規則需符合法律規範,並確保勞工的基本權益不受侵害。雇主在處理員工違規行為時應遵循的法律程序和限制。雇主不可任意扣減員工工資,而是需要以合法的方式保障企業利益,同時尊重勞工的基本權利。對於勞工而言,理解並運用相關法律保障自身權益是應對不合理待遇的重要手段,而對於雇主,遵守法...

  • 勞工薪資會因過錯,而被老闆扣光光嗎?

    瀏覽次數:1176

     

    問題摘要: 在討論雇主是否可以任意扣薪時,扣薪是基於勞工在工作中因故意或過失造成雇主的損害,雇主通過扣除薪資來抵銷對勞工的工資債權,以彌補雇主的損失。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這一原則表明,雇主原則上不得隨意扣除工資。然而,若勞工因工作過失或故意造成雇主損害,雇主可依法要求勞工賠償損失...

  • 違約金未確定前,雇主可以主張抵銷工資嗎?

    瀏覽次數:1167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22條,雇主應全額給付勞工工資,不得隨意扣除。即使勞工在離職過程中與雇主處理不愉快,或有賠償、違約責任、或未辦妥離職交接手續的情況,雇主仍然必須依法全額支付工資。雖然勞動基準法不禁止雇主對勞工的工資、資遣費、退休金等進行抵銷,雇主只能在勞工應給付或應賠償的金額確定時進行抵銷。金額確定指的是...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