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資給付原則有那些?
瀏覽次數:1392
問題摘要: 工資的給付須符合全額給付、直接給付及明細揭露三大原則,以確保勞工能夠獲得應得的薪資報酬。雇主除非依據法律規定或與勞工另有合約約定,否則不得擅自減扣工資,亦不得將工資支付給非受僱者本人。同時,工資各項目的計算方式必須明確揭露,使勞工能夠清楚瞭解工資結構,避免爭議與誤解,確保勞資雙方權益均衡發展。這些原則...
-
公司每個月交通津貼,因為居家工作取消不發,這樣合法嗎?
瀏覽次數:1354
問題摘要: 交通補助能否取消,取決於其性質是否屬於工資。若補助與勞務提供直接相關,且屬經常性給與,則應視為工資,雇主不得擅自取消;若屬費用償還或恩惠性給與,則可依公司內部規範及勞工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居家工作是否能取消交通補助,關鍵在於補助的性質是否屬於工資,若交通補助具有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給與的特徵,則應視為工資...
-
雇主說好加薪,卻沒有履行,此時效力為何?
瀏覽次數:1249
問題摘要: 工資的認定標準應以是否為勞工因工作獲得的報酬為核心,而非僅取決於名稱或支付方式,只要該筆給付與勞務提供有關,即應視為工資並受法律保護。此外,勞動契約的成立並無特定形式限制,雙方只要有明確合意,即可視為契約有效,特別是在薪資調整的問題上,若雇主曾明確承諾加薪,則應履行其承諾,否則即可能構成違約,勞工可依...
-
雇主得否擅自變更工資發給日期?那福利或獎金可以嗎?
瀏覽次數:1224
問題摘要: 工資的發放日期應由勞資雙方協商確定,雇主不得擅自變更。若雇主希望調整發薪日期,必須先取得勞工的個別同意,並將變更後的日期納入工作規則,經主管機關核備後才能實施。若雇主未經勞工同意即擅自變更發薪日期,則已違反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可能面臨主管機關的糾正與處罰,甚至影響勞資關係的和諧。如屬於非與工作相關之獎金...
-
勞工突然不告而別 當月工資怎麼處理?
瀏覽次數:1057
問題摘要: 當勞工不辭而別且無法聯繫時,雇主應謹慎處理其最後任職月份的工資,避免違反勞基法的規定。在法律層面上,雖然民法第235條但書賦予雇主「準備給付」或「隨時給付」的權利,但若雇主本身即可獨立計算工資並發放,則法院仍可能判定雇主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並裁罰未全額給付工資。因此,企業應確保內部管理制度完善,...
-
勞工應負之民事賠償,雇主得否逕自工資扣抵?
瀏覽次數:1015
問題摘要: 雇主若遇到勞工因故意或過失造成損害時,應透過合理的法律程序處理,而不得擅自從工資中扣除賠償金,否則將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2條及第26條的規定,並可能面臨勞動主管機關的處分。這樣的法律設計,確保了勞工的基本權益,也維持了勞資關係的公平性。若勞工發現雇主有違法預扣工資的情況,應立即向勞工主管機關檢舉,以保障...
-
慣老闆未按時發薪,要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860
問題摘要: 雇主若未按工作守則規定發薪,或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3條未提供薪資明細,甚至未依規定給付假日加班費與代墊費用,皆可能構成違法行為。勞工可向勞動主管機關申訴,請求勞檢單位介入調查,並可透過勞資調解或法律途徑,追討應得之工資、加班費與代墊款項,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律師回答: ...
-
勞工薪資會因過錯,而被老闆扣光光嗎?
瀏覽次數:835
問題摘要: 在討論雇主是否可以任意扣薪時,扣薪是基於勞工在工作中因故意或過失造成雇主的損害,雇主通過扣除薪資來抵銷對勞工的工資債權,以彌補雇主的損失。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這一原則表明,雇主原則上不得隨意扣除工資。然而,若勞工因工作過失或故意造成雇主損害,雇主可依法要求勞工賠償損失...
-
發給主管之職務加給當作加班費,是否合法?
瀏覽次數:790
問題摘要: 雇主不能僅憑內部決議或單方面說明,即主張「職務加給」具有加班費性質並免除延時工資給付義務。除應依法提供工資計算明細、明確區分正常工資與延長工資內容外,更應取得勞工同意並保存證據資料,始能符合法定標準。若雇主主張主管領取職務加給的同時,即等於領取定額加班費,除須取得勞工書面同意、詳細載明計算公式與對應工...
-
老闆不願告訴你的有關薪資明細的三件事
瀏覽次數:748
問題摘要: 透過工資明細的透明化、工資認定標準的明確化,以及請假規則的清晰界定,勞工得以更有效地維護自己的薪資權益,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工資不僅關係到個人財務狀況,更影響未來退休保障與勞動福利,因此,確保工資計算的合理性與透明性,是每位勞工應該重視的權利,透過正確的法律知識與合理的薪資約定,勞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