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雇於同一「實際負責人」掌控之不同公司,年資是否可以合併計算?

    瀏覽次數:2144

     

    問題摘要: 臺灣的工商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其運作模式往往由企業主個人操控,且經常因商業策略、財務安排或稅務考量,設立多家性質相近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若公司名稱雖不同,但勞工的雇主未實質改變,則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仍可能認定其為「同一僱主」,進而保障勞工的工作年資累積與相應權益。因此,企業主在進行組織重整或改組時...

  • 雇主改組或轉讓,勞工的工作年資一定都是重新計算嗎?!

    瀏覽次數:1310

     

    問題摘要: 企業若發生改組或轉讓,且新舊雇主實質上仍屬同一經營團隊,則應承認勞工的連續年資,不得藉由名義上的變更來切割年資,進而影響勞工的退休金、資遣費及其他勞動權益。對於企業而言,這代表其在進行組織變更時,應謹慎評估是否涉及改組或轉讓的情形,以避免日後因勞工提起爭議而面臨法律風險。對於勞工而言,則應密切關注自身...

  • 能不能發給非自願離職證明?該不該給資遣費?雇主不能隨便開

    瀏覽次數:1163

     

    問題摘要: 雇主在處理勞工離職時,應注意依法辦理,避免因文件開立不當而引發後續爭議。首先,雇主應確認勞工離職的真正原因,確保開立的證明文件符合事實,若屬非自願離職,應依法提供非自願離職證明,並支付相應的資遣費。其次,服務證明書的內容應以記載勞工的工作經歷為主,不得記載對勞工不利的事項,例如「此人工作態度不佳」或「...

  • 勞基法定20條「事業單位改組轉讓」所指為何?

    瀏覽次數:930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20條的適用範圍主要限於企業因公司法規定進行組織變更或因所有權轉讓導致原法人資格消滅的情況,若僅是股權結構變動、部分資產轉讓、管理階層異動或企業破產後資產遭拍賣,則通常不構成改組或轉讓,雇主不得據此資遣勞工或拒絕承認其年資。然而,在實務上,企業仍可能透過組織重組、法人變更等方式來規避勞基法...

  • 服務證明書應記載之內容有什麼限制?

    瀏覽次數:839

     

    問題摘要: 離職證明書與服務證明書雖然在形式上可能相似,但在法律上屬於兩種不同性質的文件。離職證明書主要用於確認勞工的離職原因,作為失業給付申請及就業輔導的依據,而服務證明書則是勞工求職時的重要文件,其主要目的是證明過往的工作經驗,因此不應載明任何可能影響勞工求職機會的不利資訊。此外,法院見解也顯示,雇主不得於服...

  • 老闆陸續換三家公司投保,我的工作年資該怎麼辦?

    瀏覽次數:832

     

    問題摘要: 在勞工年資的認定上,法院應採取實質認定標準,而非僅從法律上的法人區分來做形式判斷。當企業名稱變更但經營者、股東、管理層、業務性質、工作條件等均未變動時,應認定為「同一事業」,確保勞工的年資不受影響,以維護勞工的基本權益。企業在進行組織變更時,也應秉持誠信原則,依法處理勞工權益,避免不必要的勞資爭議。法...

  • 工作年資意義為何?短期工或部分工時轉全時工作年資是否併計?

    瀏覽次數:823

     

    問題摘要: 對勞工而言,工作年資計算的規範尤為重要,因為這直接影響其在職期間及離職後的各項權益,例如特別休假的累積資格、資遣費的計算基礎以及退休金的提撥金額等。對雇主而言,遵守相關規範既是法定義務,也是維護良好勞資關係的重要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工作年資的計算方式或許會進一步修訂,但不變的核心在於保障勞工...

  • 公司改來改去?新公司就不用算先前勞工年資嗎?

    瀏覽次數:729

     

    問題摘要: 凡事業單位外觀變動背後若仍維持原有經營架構、用人政策與勞務提供環境,實質上即構成改組或轉讓,依勞基法第20條、新雇主即應對其所留用之勞工承認其舊年資,並按併計後年資給付應有之退休金或資遣費,不得藉此迴避法定責任,倘若未能妥善處理將面臨潛在之勞資糾紛與法律風險,尤其勞工年資計算更將影響諸如特別休假、進修...

  • 週六是休息日、週日是例假日?一例一休是什麼?

    瀏覽次數:706

     

    問題摘要: 勞基法對於例假與休息日的安排本質上是採「以週為單位、依週期安排」的原則,重點在於遵守每七日需有一例一休之最低標準,並未限制哪一天必須是哪一類假日,而在休息日加班方面,只要雇主願意依法給付對應的加班費,加班並非不允許。因此,企業若出現「週六不能營業」、「一例一休造成困擾」等說法,多半是對法條誤解,或是不...

  • 公司換名字就沒事?實體同一性之僱主與工作年資是否應合併計算?

    瀏覽次數:650

     

    問題摘要: 為保障勞工之基本勞動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並防止雇主透過法人型態規避法規範,以達成不法目的,在計算勞工退休年資時,應考量勞工曾受僱於現雇主法人之期間,及其受僱於與現雇主法人具有實體同一性的原雇主法人之期間是否應合併計算,唯有如此,才能符合誠實及信用原則。 律師回答: 關於這...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