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停的員工可否領取公司福利或其他給付?
瀏覽次數:123
問題摘要: 留職停薪的員工能否繼續領取公司福利或其他給付,需視企業內部規範、職福會規章以及勞動契約而定。若企業規定僅提供福利給現職員工,則留停員工原則上無權享受;若企業內部規章允許,則雇主可酌情提供相關福利。此外,若活動或福利並未涉及職福會的資金,而是由公司或部門自行舉辦,則雇主仍可決定是否讓留停員工參與。年終獎...
-
員工分紅入股如何配合勞基法進行規範?
瀏覽次數:114
問題摘要: 員工分紅入股各種機制均有助於加深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利益聯結,並可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責任感。,企業為避免爭議並有效推動員工分紅入股制度,應明確將分紅制度之性質界定清楚,將是否屬工資性質及發放條件於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內詳加約定,並經主管機關核備公告後,確保制度運作之合規性與透明性,方能發揮該制度激勵員工之目...
-
如何判斷獎金是工資?
瀏覽次數:112
問題摘要: 基於勞工提供的勞務所得到的報酬,即勞工所提供的勞動對價。不論給付的名稱如何,只要是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都應被視為工資。指給付在制度上經常可以領得,即具有經常性。 解釋:即便某些給付名為獎金,只要其在一般情況下經常可以領取,也會被認為是工資。如,勞資雙方約定每年固定2個月的年終獎金。儘管其名義...
-
什麼!扣發全勤獎金按比例扣還有意義嗎?
瀏覽次數:112
問題摘要: 全勤獎金雖可作為鼓勵員工維持良好出勤紀錄的手段,但其本質仍屬工資範疇,因此應納入平均工資計算。而針對遲到或缺勤的懲戒措施,雇主在執行時應格外謹慎,確保所有扣薪均符合法令規範,並與勞工充分溝通,避免因扣薪爭議而衍生勞資糾紛。透過合法、透明的薪資制度,企業不僅能夠維持紀律,也能夠減少法律風險,建立更穩定的...
-
關於「按件計酬勞工」之保障
瀏覽次數:108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上開條文中提到的以計件方式獲得工作報酬之勞工,係指勞工之工資中包含依完成工作量所獲致之工資,即俗稱「按件計酬之勞工」。按件計酬制度...
-
公司每個月交通津貼,因為居家工作取消不發,這樣合法嗎?
瀏覽次數:104
問題摘要: 交通補助能否取消,取決於其性質是否屬於工資。若補助與勞務提供直接相關,且屬經常性給與,則應視為工資,雇主不得擅自取消;若屬費用償還或恩惠性給與,則可依公司內部規範及勞工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居家工作是否能取消交通補助,關鍵在於補助的性質是否屬於工資,若交通補助具有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給與的特徵,則應視為工資...
-
談月薪、日薪、時薪制的設計與影響
瀏覽次數:96
問題摘要: 勞工應享有例假與休假的權利,並且在此期間仍應獲得與正常工作日相同的工資給付,以維護其基本生活與工作權益。雇主應確實遵守法令規範,依法支付假日工資,以維持合理的勞動條件與穩定的勞資關係,確保勞工在享有法定休假時,不會面臨薪資減少或權益受損的情況。按時計酬的勞工,勞資雙方在約定每小時工資時,應確保其薪資不...
-
工資範圍應如何認定?以底薪投保正確嗎?
瀏覽次數:82
問題摘要: 工資的範圍及計算方式對於勞工的權益影響深遠,不僅影響勞工每月的薪資收入,還涉及勞健保費用、退休金提撥、資遣費計算等重要權益。因此,企業在制定薪資結構時,應依據工資的實質內涵來計算,而非僅以名目區分,以確保符合勞動法規,避免因錯誤申報或違規扣除工資項目而遭受法律制裁。對於勞工而言,則應定期審視自己的薪資...
-
預先約定實施遠距在家工作之期間可以臨時更改嗎?
瀏覽次數:81
問題摘要: 在遠距在家工作的實施上,勞雇雙方應事先明確約定相關條件,確保符合勞動基準法的規範,以保障勞工權益。在實施期間,應透過觀察與評估,決定是否延續該措施,而雇主亦應保留適當的調整權,以確保企業經營的彈性。然而,若因政策變更導致勞工受到影響,雇主應以勞資和諧為出發點,評估勞工的實際需求並提供適當的過渡方案,以...
-
公司通知『時薪』人員改成『月薪』制,這是加薪嗎?
瀏覽次數:78
問題摘要: 部分工時約定基本月薪不僅能為勞工提供工時保障,確保其在未能達成約定工時時仍可獲得應有的薪資,還能有效降低因工作安排變動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強化勞工在勞動契約中的談判地位,讓勞工在面對雇主時擁有更多保障與穩定性,這正是基本月薪制度對勞工最具保護力的核心所在。 律師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