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員工分紅入股如何配合勞基法進行規範?
瀏覽次數:2001
問題摘要: 員工分紅入股各種機制均有助於加深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利益聯結,並可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責任感。,企業為避免爭議並有效推動員工分紅入股制度,應明確將分紅制度之性質界定清楚,將是否屬工資性質及發放條件於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內詳加約定,並經主管機關核備公告後,確保制度運作之合規性與透明性,方能發揮該制度激勵員工之目...
-
獎金紅利或給付金額是可以任意發?
瀏覽次數:1940
問題摘要: 公司對獎金與紅利的分配雖然享有裁量權,但必須符合公平性原則和內部規範。當勞工因分配不公受到損害時,可透過舉證程序向法院請求補償,即使在損害金額舉證上存在困難,法院仍可以依據法律規定酌定合理的補償金額。這不僅是對勞工權益的保障,也是對企業內部公平分配制度的維護,進一步促進了和諧的勞資關係。 &nb...
-
企業如何規劃獎金?如何避免獎金變工資,以致增加勞健保負擔?
瀏覽次數:1928
問題摘要: 對於績效獎金的性質判斷,勞資雙方應審慎考量,不僅應明確約定其發放條件,也應依照相關法令規範,確保給付方式符合工資的認定標準,避免後續爭議。雇主若有意設立績效獎金制度,應考慮以書面方式明確載明其發放條件,並審慎區分何種獎金屬於工資範圍,何種獎金為非經常性、恩惠性給付,以避免因錯誤認定導致未來勞資糾紛。勞...
-
工資範圍包括績效獎金或全勤獎金嗎?
瀏覽次數:1909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工因工作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報酬,包含直接的薪資、獎金、津貼以及其他具有經常性給付性質的報酬。無論雇主如何命名,只要該給付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即屬於工資的範疇,應依法納入相關勞動給付的計算基礎。績效獎金、全勤獎金雖然在名稱與發放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其是否屬於工資的判斷標準,主要取決於是否具備「勞...
-
退休前竟被片面減薪,是否會影響退休金計算?
瀏覽次數:1868
問題摘要: 退休前被片面減薪確實會對退休金的計算產生影響,特別是在舊制退休金以最後六個月平均工資為基礎計算的情況下,更易受到影響。然而,雇主若未經合法程序或勞工同意而任意減薪,不僅違反勞基法,其調整結果亦未必能在退休金計算上獲得承認。勞工如遇此情形,應立即蒐證並提出異議,必要時透過法律程序捍衛自身權益,確保多年勞...
-
居家辦公期間,要經過雙方同意嗎?
瀏覽次數:1821
問題摘要: 雖然居家辦公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被視為較為合理的調整方式,但在法律上仍應遵守勞動契約原則,即勞動條件的變更應獲得雙方同意,並透過充分協商來確保勞工的權益不受影響,這樣才能讓居家辦公制度得以順利運行,並維持勞資雙方的良好合作關係。在企業經營上,雇主應尊重勞工的意願,並考量其實際需求,避免因片面變更工作地點而...
-
工作未滿3個月,隨時都可提離職
瀏覽次數:1778
問題摘要: 工作未滿三個月者依法享有隨時離職之權利,無須負擔法定預告義務,雇主不得以內部規定或勞動契約片面條款限制該自由,亦不得藉此為由拒發薪資或要求損害賠償。惟勞工應留意,若事前已與雇主合意某離職日期,則該約定可能構成契約約束,單方面提前離職恐致不當損害,應以誠信原則處理並妥善交接,以避免爭議。同時,勞工亦應妥...
-
員工自稱受到職災不來上班,還要公司付薪水,該怎麼處理?
瀏覽次數:1727
問題摘要: 雇主若遇到疑似濫用病假的員工,應先確認職災認定結果,並按照法律規範處理員工的請假與薪資給付,避免因程序錯誤導致違法解雇的風險。勞基法第13條旨在保護因職災而無法工作的勞工,避免其因健康受損而陷入失業困境。然而,面對事故尚未確定為職災的灰色地帶,雇主若貿然終止勞動契約,未來仍可能因職災認定結果而面臨法律...
-
公司補助員工教育訓練的費用,員工申請離職時,約定員工依比例賠償教育訓練費是否合理?
瀏覽次數:1714
問題摘要: 員工離職按比例賠償教育訓練費是否合理,須視雇主是否確實提供專業訓練並有實質支出,且賠償金額需符合比例原則,不得變相以工資或名目拆帳方式作為附條件返還,否則將構成無效約定並可能涉及違法。企業若能依法訂立、誠信履行、精準規劃,即能善用教育訓練機制強化人才培育,又可避免不必要之勞資爭議與法律風險。 律...
-
員工認股計畫是什麼?公司可以事後單方加以變更嗎?
瀏覽次數:1676
問題摘要: 公司並非可任意單方面變更勞動條件,尤其是涉及不利益變更時,應取得員工同意,否則該變更可能無效,甚至可能面臨法律責任。雖然工作規則的訂定與修改在一定範圍內屬於公司的管理權,但仍須符合勞動基準法的規範,且應考量勞工的權益,並兼顧合理性與必要性,方能確保變更的正當性與可執行性。企業在進行制度調整時,應採取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