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資究竟應該如何定義?交通補助是否為工資?
瀏覽次數:1716
問題摘要: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的規定,工資的定義及內容包括以下幾點: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工資是勞工因為提供勞務而得到的對價。名目繁雜:工資的名目可以是工資、薪金、獎金、津貼或其他任何名義的經常性給與。給付方式:工資可以採用計時或計件的方式支付。給付形式:工資可以以現金或實物的形式給付。非工資的排除項目...
-
職稱改變成「經理人」,以規避勞基法適用,請問這樣子是否有效呢?
瀏覽次數:996
問題摘要: 判斷員工是勞工還是委任經理人,重點在於實質而非形式,尤其是從屬性程度。雇主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應謹慎對待,避免因誤判或規避而面臨法律責任。一些公司誤以為可以通過與員工簽訂委任契約來改變其勞工身份,從而規避勞基法規定的義務,例如勞保、勞退、加班費等。然而,這種做法不僅無法真正改變勞工身份,還可能讓雇主面臨嚴...
-
外地津貼或住宿津貼的性質是否屬於工資?
瀏覽次數:992
問題摘要: 關於外派津貼或住宿津貼是否屬於工資的問題,這主要取決於這些津貼的性質和用途。工資包括了所有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如工資、薪金及經常性給與等。是否將外派津貼或住宿津貼納入工資的計算基數,工資須具備「勞務對價性」的要件,即這些報酬是因勞工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對價。因此,若外派津貼或住宿津貼是因勞工提供工作而支付...
-
員工紅利或獎金可否限制員工發放日仍在職才發給??
瀏覽次數:927
問題摘要: 勞基法第29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該條文明確指出,紅利或獎金的分配條件為事業單位年度終了結算有盈餘,且勞工在全年工作期間無過失。依此條文,法定條件僅限於年度結束時的盈餘狀況以及勞工全...
-
雇主可以隨便不發紅利嗎?
瀏覽次數:835
問題摘要: 員工紅利的設立和執行,不僅是對員工工作成果的認可,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員工分紅入股,企業能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長期發展緊密結合,使員工更關注公司的整體表現,從而達到提升工作效率和業績的效果。勞基法第29條以法律形式確立事業單位對勞工分配紅利的義務,對於保障勞工權益及促進企業內部公平分配具有重要意...
-
月薪制、時薪制或日薪制差別?
瀏覽次數:583
問題摘要: 部分工時勞工若選擇採用基本月薪制,對於其工時與工資保障相對較佳,因為一旦約定月薪,雇主即無法隨意變更或削減工時,即便因營運需求減少工時,勞工仍能依約獲得薪資。而採取時薪制的勞工,則在排班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面臨收入不穩定的風險。因此,在選擇工資制度時,勞工應仔細衡量自身需求與保障,並在簽訂勞動契約時確...
-
伙食費、伙食津貼是工資嗎?
瀏覽次數:580
問題摘要: 伙食費或伙食津貼的工資屬性,在司法實務上仍有不同見解,關鍵在於發放方式與性質。若伙食津貼為固定發放,且不論勞工是否實際用餐都可領取,則較可能被認定為工資,適用於加班費、資遣費與退休金計算等範圍;反之,若其發放條件取決於特定情況,如誤餐、加班或差旅補助,則較可能被視為福利性給與,不應計入工資。企業應根據...
-
交通費、交通津貼或油料費是工資嗎?
瀏覽次數:441
問題摘要: 交通費、交通津貼或油料費的工資屬性在司法實務上仍有不同見解,關鍵在於發放方式與性質。若該費用為定額發放,且與工作內容相關,則較可能被認定為工資,適用於加班費、資遣費與退休金計算等範圍;反之,若其發放方式為報支核銷,且需經雇主核准,則較可能被視為福利性或補貼性給付,不應計入工資。企業應根據實際需求訂定合...
-
交通補助費應如何設計?什麼情況不是工資嗎?
瀏覽次數:440
問題摘要: 交通補助費若不是因為工作而獲發的報酬,並且已與勞動者協商同意,通常不視為《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三款所稱的工資。這意味著在計算延長工時工資時,交通補助費不需要計入。交通補助費用的支付目的在於填補副主管及以上人員因公務或上下班產生的交通費用。這些補助費屬於核實核銷的費用,具有補償性質。交通補助應基於實際產...
-
什麼條件下,績效或業績獎金不是工資
瀏覽次數:426
問題摘要: 獎金是否屬於工資的判定,需考量其發放標準及實際性質。如果獎金是以勞工達成特定績效為標準發放,且具備經常性與對價性,則應依法認定為工資,並計入相關勞動權益的計算範圍,如加班費、退休金等。然而,若獎金的發放與公司盈餘狀況或整體表現密切相關,則可能不屬於工資範疇,而是屬於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這也突顯企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