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資還是獎金?
瀏覽次數:171
問題摘要: 工資的認定標準在於是否符合「勞務對價性」及「經常性給與」兩大要件,而非單純依據名目來區分。法院在審理勞資爭議時,通常會依據勞動契約、公司內部規則、薪資單、過往發放紀錄等證據,綜合判斷某筆給付是否應納入工資範圍。因此,無論是雇主或勞工,都應仔細審視薪資結構的組成,並在合約中明確約定相關給付方式,以降低爭...
-
工資是什麼?房屋津貼是工資嗎?
瀏覽次數:170
問題摘要: 計算勞工退休金及資遣費時,工資的定義和計算方式對於勞工的權益至關重要。雖然每月支領的薪資總額可能相同,但由於不同的給付項目(例如交通津貼、房屋津貼、獎金等)的性質不同,這些項目的納入與否會直接影響退休金及資遣費的計算結果。下面是關於新舊制退休金及資遣費的計算方式,並對工資計算進行詳細討論。在實務上,雇...
-
老闆說「共體時艱」領月薪變成「時薪」制,這樣合法嗎?
瀏覽次數:167
問題摘要: 關於勞動契約的變更,勞動基準法第21條與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皆明確規範工資的議定、調整、計算、結算及給付方式皆屬於勞動契約的約定事項。換言之,工資作為勞動契約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任何變更均需取得勞工同意,雇主不得單方面變更。若雇主在未經勞工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月薪制改為時薪制,該變更將不具法律效力,仍...
-
公司如果用別的方式來計算加班費嗎?可以嗎?
瀏覽次數:153
問題摘要: 公司將法定加班費轉為依盈餘比例計算的獎金制度,若未保障加班即有對價的基本原則,且該制度下的實得金額低於法定加班費標準,即屬違反勞基法。 律師回答: 勞工在美工完稿公司任職期間經常加班,初期公司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付加班費,後來公司卻改變制度,將每月盈餘的6%提撥作為全體員工的獎金,再依員工的...
-
交通補助費是否工資?
瀏覽次數:150
問題摘要: 交通補助費是否屬於工資,應根據發放方式、給付標準及其是否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給與」進行綜合判斷。若該補助為定期發放,且與勞工之工作條件、出勤狀況無直接關聯,則應認定為工資;但若該補助為差旅費用,且以實報實銷方式發放,則應排除於工資範圍之外。多數採取個案認定方式,並強調應以勞動基準法精神及勞工權...
-
工資是什麼?
瀏覽次數:148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工因工作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報酬,包含直接的薪資、獎金、津貼以及其他具有經常性給付性質的報酬。無論雇主如何命名,只要該給付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即屬於工資的範疇,應依法納入相關勞動給付的計算基礎,確保勞工的經濟權益不受侵害。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確保勞工在工...
-
要如何擬契約,始不會被認定為勞動契約?
瀏覽次數:143
問題摘要: 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法院認定勞動契約的標準主要依據人格、經濟、組織從屬性要素,若契約內容顯示合作對象受到事業主的高度管理與控制,則容易被視為勞動契約。因此,事業主在訂立契約時,應謹慎避免契約條款涉及上述從屬性,並應確保合作對象具備獨立性,以免發生勞動法上的爭議。此外,事業主應避免與合作對象建立長期依賴關...
-
生活補助性質之給付是否為工資?
瀏覽次數:142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工因工作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報酬,包含直接的薪資、獎金、津貼以及其他具有經常性給付性質的報酬。無論雇主如何命名,只要該給付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即屬於工資的範疇,應依法納入相關勞動給付的計算基礎,確保勞工的經濟權益不受侵害。績效獎金、全勤獎金、夜點費與誤餐費雖然在名稱與發放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其是...
-
工作被胡亂調動且老闆說我是『責任制』,我該怎麼辦?
瀏覽次數:139
問題摘要: 當工作遭到胡亂調動且雇主以「責任制」為由推託時,勞工應立即展開蒐證行動,透過出勤記錄、薪資單、錄影拍照及其他相關文件來證明自身的勞動條件遭到變更。當掌握足夠證據後,勞工應主動向雇主溝通,並在必要時向勞動主管機關申訴,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透過這些方式,勞工才能有效對抗不合理的調動與勞動條件變更,避免自...
-
工作未滿3個月,隨時都可提離職
瀏覽次數:137
問題摘要: 工作未滿三個月者依法享有隨時離職之權利,無須負擔法定預告義務,雇主不得以內部規定或勞動契約片面條款限制該自由,亦不得藉此為由拒發薪資或要求損害賠償。惟勞工應留意,若事前已與雇主合意某離職日期,則該約定可能構成契約約束,單方面提前離職恐致不當損害,應以誠信原則處理並妥善交接,以避免爭議。同時,勞工亦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