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辦人被收購後擔任主管,不作老闆就是勞工嗎?

    瀏覽次數:976

     

    問題摘要: 經理人與勞工的區分主要在於委任與僱傭兩種法律關係的不同。經理人基於公司法和民法的規定,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和管理權限,其法律地位更接近於公司的代理人或高階管理者;而勞工則是受雇於雇主,依雇主指揮監督提供勞務並獲得報酬,享有勞動基準法的全面保障。。勞動基準法與公司法對董事長和經理人的法律地位有明確的劃分。董...

  • 出勤獎金是工資嗎?

    瀏覽次數:944

     

    問題摘要: 凡雇主給予勞工的給付,如果不是臨時起意,且與勞工的工作有關,則應視為工資。這包括出勤獎金等經常性給付,只要這些給付具有勞務對價性,便應納入工資範疇。工資的核心是勞務對價,即給付必須與勞工的工作直接相關。即使給付的名稱多樣,只要是為勞工提供勞務而支付的報酬,均應屬於工資。若雇主給予勞工的出勤獎金不是臨時...

  • 工資之認定:「差旅費」、「交際費」不屬於工資?

    瀏覽次數:939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工因工作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報酬,包含直接的薪資、獎金、津貼以及其他具有經常性給付性質的報酬。無論雇主如何命名,只要該給付具備勞務對價性與經常性,即屬於工資的範疇,應依法納入相關勞動給付的計算基礎,確保勞工的經濟權益不受侵害。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確保勞工在工...

  • 受雇於同一「實際負責人」掌控之不同公司,年資應合併計算?

    瀏覽次數:901

     

    問題摘要: 臺灣諸多中小企業主,因經營節稅或分擔經營風險之理由,常成立性質相同或相關的數家公司,經營相同相類似業務,其員工(勞工)相互調動者並非罕見。公司雖形式上為不同法人,但股東重疊、管理者同一、業務場所與性質一致,應視為同一事業體。企業若在轉讓或改組後繼續使用原勞工,則原雇主所應負擔之工作年資責任即轉移至新雇...

  • 如何判斷「績效獎金」是不是工資?

    瀏覽次數:893

     

    問題摘要: 若某些獎金屬於經常性給與,且與工作表現直接掛勾,則應納入工資範圍,而不能單憑雇主以「獎勵性質」為由將其排除。因此,勞工在簽署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時,應審慎檢視相關條款,確保自身權益不會因雇主的獎金制度設計而受損。在發生勞資爭議時,亦可透過法院判決案例進行參考,確認自身所得是否應納入工資範疇,以便爭取合法...

  • 公務機構臨時人員在成為技工、工友後,其年資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885

     

    問題摘要: 公務機構技工、工友若曾以臨時人員身份受僱,其年資能否併計,關鍵在於其與公務機構之間是否存在實質的僱傭關係,並且勞動契約是否存續未中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歷來的函釋,只要該技工、工友在適用勞基法前已於同一事業單位工作,且未有中斷,則其年資應予合併計算。此外,對於軍人轉任公職後的年資、曾擔任研究計畫助理的年...

  • 老闆說「共體時艱」領月薪變成「時薪」制,這樣合法嗎?

    瀏覽次數:828

     

    問題摘要: 關於勞動契約的變更,勞動基準法第21條與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皆明確規範工資的議定、調整、計算、結算及給付方式皆屬於勞動契約的約定事項。換言之,工資作為勞動契約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任何變更均需取得勞工同意,雇主不得單方面變更。若雇主在未經勞工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月薪制改為時薪制,該變更將不具法律效力,仍...

  • 伙食津貼屬工資 退休金應採計

    瀏覽次數:820

     

    問題摘要: 法院對於伙食津貼是否構成工資,仍會依照具體發放方式進行個案認定,企業與勞工在處理此類津貼時,皆應明確理解相關法律標準,以確保自身權益並減少爭議的可能性。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依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工資規定及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10條非工資的除外規定,依照司法實務...

  • 公司通知『時薪』人員改成『月薪』制,這是加薪嗎?

    瀏覽次數:815

     

    問題摘要: 部分工時約定基本月薪不僅能為勞工提供工時保障,確保其在未能達成約定工時時仍可獲得應有的薪資,還能有效降低因工作安排變動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強化勞工在勞動契約中的談判地位,讓勞工在面對雇主時擁有更多保障與穩定性,這正是基本月薪制度對勞工最具保護力的核心所在。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工...

  • 預先約定實施遠距在家工作之期間可以臨時更改嗎?

    瀏覽次數:807

     

    問題摘要: 在遠距在家工作的實施上,勞雇雙方應事先明確約定相關條件,確保符合勞動基準法的規範,以保障勞工權益。在實施期間,應透過觀察與評估,決定是否延續該措施,而雇主亦應保留適當的調整權,以確保企業經營的彈性。然而,若因政策變更導致勞工受到影響,雇主應以勞資和諧為出發點,評估勞工的實際需求並提供適當的過渡方案,以...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