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錯在勞方的職業災害,可以請求補償嗎?
瀏覽次數:7050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59條和第62條的解釋非常透徹,強調了這些法律規定的重要性和目的。無過失責任制度的設立確保了受傷勞工及其家屬在面對職業災害時能夠及時得到補償,從而維護了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並幫助他們恢復勞動能力,重返工作崗位。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助於減少受災勞工及其家庭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壓力,同時保障了他們的權益...
-
雇主可以導致職災事件之肇事者求償嗎?肇事者可以主張雇主已賠所以不用負責嗎?
瀏覽次數:6895
問題摘要: 勞工因通勤災害死亡後,其遺屬可以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向雇主請求補償。這種補償是基於雇主對勞工的法定責任,與第三方肇事者的行為無關。即使遺屬已經從肇事者處獲得賠償,雇主仍然需要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履行自己的補償責任,並且不能對已獲得的賠償金額提出抵充或扣除。雇主對於第三方肇事者的求償問題,通常要取決於多...
-
勞工職業災害保障
瀏覽次數:6431
勞工遭遇職業災害而而致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時,雇主雖應負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但由雇主已支付費用為勞工投保勞工保險或其他法定以雇主費用所得之補償機制已給付予勞工,雇主得於同一範圍內免除責任,因此關於雇主為勞工投保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以及商業性質之雇主責任保險及意外保險均包括在內。 職業災害...
-
派遣員工發生職災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6325
問題摘要: 在人力派遣的勞動關係中,確定誰承擔雇主責任,特別是在職業災害的情況下,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人力派遣關係中,無論是派遣公司還是用人公司,都應確實履行其對派遣勞工的職業安全衛生責任,並在發生職業災害時共同承擔相應的補償責任。勞工應當獲得適當的保護和補償,無論他們的勞動是直接雇用還是通過人力派遣安排。勞動法...
-
雇主可以用勞工沒有遵守安全規則發生職業災害而終止契約嗎?
瀏覽次數:6221
問題摘要: 關於職業災害的補償責任和醫療期間的保護。職業災害的補償是採取無過失責任制度,這意味著不論是雇主的過失還是勞工的疏忽,只要傷害是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勞工就有權獲得補償。這一點對於勞工的保障非常重要。此外,勞動基準法第13條對於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的保護,雇主在這段期間內不得解僱受傷的勞工。這條規定確保了受...
-
公傷復健期間,雇主是否可以要求繼續出勤?
瀏覽次數:6158
問題摘要: 勞工在接受職業災害的醫療期間,包括門診治療和康復期間,仍然被視為處於醫療期間。雇主不得要求勞工在此期間從事原本勞動契約以外的工作,除非經雙方協商同意。雇主有責任根據勞工的健康狀況和能力重新安排適當的工作,並提供必要的支援措施。如果勞工對重新安排的工作不滿意,可以選擇終止勞動契約並按法律要求獲得相應的補...
-
公傷假應如何給付工資?要付多久?
瀏覽次數:6025
問題摘要: 為確保受傷勞工在治療和康復期間的權益,保障他們在無法工作時的經濟穩定。勞工受職業災害後應給予公傷病假,並在這段期間內保持工資支付,包括全勤獎金,以確保經濟不受影響。醫療涵蓋了從急性治療到門診、復健和療養等各階段。勞工在這些階段均被認為處於醫療期間,並且如果無法從事原有工作,則應持續獲得工資補償。勞工在...
-
通勤災害是否全部屬於職業災害?
瀏覽次數:5948
問題摘要: 通勤災害的認定是在勞工上下班途中發生的意外是否屬於職業災害的判斷。在台灣,若勞工在正常且必要的通勤路線上發生意外,且該事故不是由於勞工個人的違法行為所導致,通常會被認定為職業災害。判斷通勤災害的關鍵在於勞工的通勤路線是否合理。法院和勞工保險機構可能會考慮勞工的通勤路線是否符合合理的通勤標準,如果勞工的...
-
勞工已符合自請退休條件,但退休前死亡,可以請求退休金嗎?
瀏覽次數:5624
問題摘要: 如果在預告退休或被解雇期間,勞工因職業傷病死亡,雇主需要支付死亡補償和喪葬費。然而,如果勞工在這段期間因非職業傷病死亡,則雇主在沒有其他特殊規定的情況下不需要支付補償。至於退休金的發放,即使勞工在提出自請退休申請後死亡,只要勞工已明確表達退休的意願且雇主未表達反對,該退休申請仍然有效。因此,勞工的法定...
-
發生職災後,勞工一直不上班,該怎麼辦?
瀏覽次數:5515
問題摘要: 法律規定確實強調了對勞工在職業災害期間的保護,並限制了雇主在這段期間內終止勞動契約的權利。這些法律的目的是確保受到職業災害影響的勞工能夠得到適當的醫療和休養,並在痊癒後能夠有一個平穩的復工過程。在法律規定下,雇主有責任提供公傷病假給受傷或生病的勞工,並按照原先的工資數額予以補償。此外,在勞工醫療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