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職停薪期間結婚或親屬喪亡,復職後可否請婚假或喪假?

    瀏覽次數:1027

     

    問題摘要: 婚假、喪假的核心精神在於保障勞工的生活權益,避免因個人重大事件影響就業權益。因此,雇主應尊重勞工的請假權利,並依法處理相關請求,確保勞工在復職後仍能享有法定的請假權利。對於勞工而言,應提前確認婚假、喪假的可請領期間,並在符合時效內提出申請,確保自身權益不受影響。同時,企業應確保內部請假制度符合勞動法令...

  • 勞工該如何請病假?超過法定請假上限仍無法痊癒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976

     

    問題摘要: 勞工如需請病假應依法事前報備,遇緊急狀況可委由他人代辦,並依雇主要求提出醫療證明;若病情未癒超過病假上限時,應盡早提出留職停薪申請,雇主除非有具體合理事由,否則不應拒絕;雇主若無正當理由逕自否准病假或以請假為由解僱勞工,不僅可能違反法令,亦可能在日後產生勞資爭議,因此應審慎處理病假與人事管理間的平衡,...

  • 員工報到前一天父親去世,公司是否要給喪假?

    瀏覽次數:964

     

    問題摘要: 喪假可因禮俗需求而分次請畢,勞工即使親屬於到職前已經死亡,若到職後基於禮俗需要辦理相關祭拜或喪葬事宜,事業單位仍可視實際情形酌情給予喪假。這樣的規範設計,兼顧了勞工家庭責任與公司營運需求,在保障勞工基本人權的同時,也促進了勞資雙方的和諧互信,符合現代勞動法制發展的人本精神與社會期待。議實務上採取柔性、...

  • 留職停薪期滿,公司不聞問怎辦?

    瀏覽次數:851

     

    問題摘要: 留職停薪並不代表勞動契約終止,勞工在期限屆滿後仍有權回到職場工作。若因公司組織調整導致勞工職位消失,雇主應依法資遣,而非透過消極不作為的方式讓勞工自行離職。面對這種情況,勞工應積極主張自身權益,主動聯繫公司復職,並在必要時尋求勞動局或法律途徑的協助,以確保自己的勞動權益不受侵害。 律師回答: ...

  • 普通傷病假天數超過法定標準,以事假或特別休假等假別抵充後,仍然未能痊癒者,雇主可否拒絕勞工後續留職停薪之申請?

    瀏覽次數:814

     

    問題摘要: 法定留職停薪事由,與普通傷病假導致的留職停薪不同,具有法律強制性,雇主無法拒絕。因此,企業在處理留職停薪問題時,應具體情況審慎應對,避免誤用或錯誤適用相關規範,以免引發勞資爭議或違反勞動法規。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5條規定:「勞工普通傷病假超過前條第一項規定之期限,...

  • 喪假天數別搞錯!

    瀏覽次數:811

     

    問題摘要: 勞工遇親屬喪亡時依法享有請喪假的權利,根據與亡者親屬關係的遠近,得請三日至八日不等的有薪假期,且工資應全額照給,不得扣減。喪假可依實際需要分次請畢,惟應於合理期間內完成。若雇主違法拒絕、扣薪或刁難,勞工得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請假規則向主管機關申訴,要求依法處罰並糾正。勞工在面對親人離世的重大人生事件時,...

  • 向公司請假,老闆要我支付職務代班費,這合理嗎?

    瀏覽次數:754

     

    問題摘要: 請假是勞工的基本權利,代班費的支付應由雇主負擔,員工不應自行支付任何額外費用來換取請假的權利。任何形式的代班費要求,實際上都是變相的工資扣款,已經違反依勞動基準法依的規範,若雇主違法扣薪,將面臨高額罰鍰及法律責任。因此,無論是雇主還是勞工,都應該對勞動法令有基本的認識,確保企業運營合規,同時維護勞工的...

  • 公司休假規則載明「請假前請先將補休或特休全部休完,才得開始申請各種假別」,是否違法?

    瀏覽次數:692

     

    問題摘要: 公司如強制規定補休未清不得請其他假別,不僅侵害勞工之請假權利,也已違反補休、特休及其他法定假別分別由法律授權與勞工主導的行使邏輯,具有明確違法風險,若經勞工檢舉或提起勞資爭議救濟,雇主恐將面臨行政處罰或民事賠償責任。因此,企業在擬定休假辦法時,應嚴格區分各種假別之法源依據與適用條件,尊重補休與其他假別...

  • 婚假有幾天?可以分開請嗎?訂婚再婚能請婚假嗎?

    瀏覽次數:653

     

    問題摘要: 婚假在一般勞工體系下為八日,需依結婚事由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假期不包含例假日與國定假日,原則上應連續請畢,若經公司同意則可延長使用時間,訂婚無法請婚假,但再婚仍享有請婚假權利。在工作期間結婚,只要依公司程序提出結婚證明文件申請婚假,即可獲得八個工作日的連續婚假,並且在此期間享有全額薪資。若婚假安排得宜...

  • 雇主可以規範勞工下班的行為嗎?

    瀏覽次數:505

     

    問題摘要: 雇主原則上不得干涉員工下班後的私人行為,但若員工行為已與公司形象或核心業務產生直接連結,且有具體損及公司利益之虞,雇主即可能依法對其進行適度規範與懲處。關鍵在於該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公司信譽與經營正常性,若只是員工私生活範疇內之選擇,則雇主過度干涉將難以站得住腳。工作外行為若與職業性質、公司形象或勞雇信賴...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