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下自願超時加班同意書或奮鬥者宣言,就變成牛馬 ?

    瀏覽次數:1042

     

    問題摘要: 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合理安排加班、尊重勞工意願、確保工時合規,不僅避免勞檢與法律風險,更可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與留任意願,進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競爭力。因此,加班不是單純的成本支出,而是企業人力策略的核心環節之一。若能藉由完善的薪資制度、彈性的工時安排與透明的加班管理制度,建構勞雇雙方信任基礎,將有助...

  • 配合勞基法工時制度,工作規章相關規定「妥當」乎?

    瀏覽次數:971

     

    問題摘要: 配合勞基法工時制度,企業應全面檢視工作規則,針對工時安排、加班計算、輪班間隔、休息日補休、特休假遞延、薪資給付等事項進行修訂,以確保符合最新勞動法規。工作規則應依法適時修訂並報請主管機關核備,並應透過勞資溝通機制讓員工充分了解規範內容,以提升組織管理效率,降低勞資爭議風險,確保企業營運符合法規要求。 ...

  • 現在工時這麼多限制?雇主要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929

     

    問題摘要: 企業若欲藉由多元勞務契約類型以達人力調配彈性,不僅需兼顧契約形式與實質內涵的一致性,更應緊扣從屬性判斷與現行法令規範,部分工時制度雖具彈性,然其法律保障與正式勞工相同,企業如欲藉由此制度補充人力,仍須通盤考量成本、法令遵循及人力穩定性,妥善規劃聘用條件、排班制度及薪資結構。變形工時與84-1彈性工時制...

  • 若雇主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使勞工於休息日出勤工作,是否應加倍發給,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

    瀏覽次數:906

     

    問題摘要: 修法後的勞基法對於天災等特殊情形下的休息日加班,立場明確為第32條所定延長工時,於8小時內加班費仍依第24條第3款計算,不得另扣減月薪內的工資項目。此一法理解釋,不僅合乎法律體系邏輯,更可避免實務運作中的混淆與爭議,同時維護勞工的正當權益,實現勞動立法保護勞工的基本理念與公平正義。 律師回答: ...

  • 「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之「事變」作為停休的理由?

    瀏覽次數:901

     

    問題摘要: 勞基法針對「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所設之例外規定,並非完全放寬對雇主行使管理權的限制,而是提供在特定緊急狀況下必要的調整空間。雇主應善用這些規定,以維繫事業營運與社會安全,但也務必依法給予勞工合理補償,並完成法定程序與通報。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雖可作為例外事由,使事業單位在非常時期能維持運作,然而,勞...

  • 勞工每月工作20日,每天工作13小時,雇主需要給付加班費嗎?

    瀏覽次數:899

     

    問題摘要: 不能僅以月休幾日就推論休假符合勞基法,也不能以是否超時、是否給固定加班費為理由逃避加班費給付義務。雇主應確實依據勞基法第30、32與第24條之標準處理工時與工資問題,勞工亦應保存出勤紀錄與薪資資料,必要時向勞動檢查機關申訴,以保障自己依法應有的勞動報酬與休息權利。 律師回答: 勞工曾在餐廳...

  • 這種加班的規定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瀏覽次數:836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32條所建立的加班制度,其核心精神在於:延長工時須有正當必要,且須經適當程序處理。雇主不僅須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也必須依法控管每日與每月的加班總量,並對特殊情形進行即時通報與後續補償。而對員工而言,解自身在延長工時下的權益保障,並對企業不合理的制度勇於提出質疑,才能避免在實務中遭遇加班費...

  • 有加班卻無申請,這樣可以請求加班費嗎?

    瀏覽次數:823

     

    問題摘要: 即使未事先提出加班申請,只要勞工確實有在下班後繼續工作,並能證明雇主知情卻未加阻止,則該段時間依法應認定為工作時間,雇主即負有支付加班費的義務,否則將違反勞基法,勞工可依法主張權益並尋求救濟。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當勞工實際有從事加班工作,卻未事前提出加班申請,仍有可能依法請求加班費...

  • 員工在下班在通訊軟體與老闆談論工作事宜是否算是加班?

    瀏覽次數:795

     

    問題摘要: LINE訊息是否構成加班,並非以訊息存在與否為判準,而需依實際工作指派性質、緊急程度、勞工有無提供勞務為準。若雇主以LINE進行明確指派並要求即時處理,且勞工實際完成工作,即應視為延長工時,依法給付加班費;但若僅為提醒、通知或勞工自發完成非指派性工作,則不構成合法加班。勞工於下班後透過LINE與主管聯...

  • 雇主有加班申請制度,對於未依規定申請之勞工,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774

     

    問題摘要: 在我國現行勞動法制下,加班費之給付與否,關鍵在於是否有延長工時並提供職務相關之勞務,以及雇主是否明示、暗示或默示允許該行為。勞工如確實加班而未獲給付者,可蒐集相關出勤與工作證據,依法主張權利。雇主則應建立明確、合理且合乎法律規範之加班制度,並落實工時管理,以防範爭議與法律風險。 律師回答: ...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