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雇主規定勞工離職後最後一個月工資,要前往公司領取薪資?
瀏覽次數:5857
問題摘要: 工資和資遣費給付的一般原則和可能的執行方式。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必須以何種方式給付,但通常情況下,工資和資遣費的給付通過直接存入銀行帳戶或在工作地給付。這些做法不僅便於勞工,還能提供更好的記錄和追蹤能力。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雇主和勞工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的偏好和約定。如果勞工希望資遣費直接存入銀行賬戶,他...
-
打卡紀錄就是正確工時?員工出勤忘打卡,雇主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5562
問題摘要: 公司若無法提供足夠證據證明貢工的延遲打卡期間並未從事公務,可能需要支付相應的加班費,甚至面臨勞動局的裁罰。為避免此類問題,企業應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工時管理,並通過勞動契約和工作規則進一步明確勞動條件。同時,採用技術手段記錄和管理工時,能有效降低勞資爭議風險,確保企業合法合規運營。  ...
-
勞工離職之時,雇主是否有權扣違約的員工的薪資嗎?
瀏覽次數:5290
問題摘要: 勞工離職時,雇主不能隨意扣除勞工的薪資,即使有預告期限或其他契約規定也是如此。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觀點:預告期限: 勞工依法應遵守的預告期限是根據勞基法第16條的規定,依勞工繼續工作的年限不同,預告期限有所差異。然而,任何超過法定預告期的協議都是無效的。薪資支付: 勞基法明確禁止雇主在無合法依據的情況下扣...
-
契約或工作規則可以作為扣工資之依據?
瀏覽次數:5274
問題摘要: 工作規則不能作為扣除勞工薪水的依據。雇主應該全額直接給付勞工工資,除非有勞雇雙方另有明確的約定或法律有其他規定,例如代扣保險費用或勞工同意的預支薪資。工作規則雖然是維持職場秩序和明確勞資雙方權責的重要工具,但它不能用來合理化扣減勞工薪水。如果雇主認為勞工的行為造成了公司損害或欠款,則應透過適當的法律途...
-
雇主表明不發薪資或減發薪資,勞工可以當下不去上班,並向雇主請求資遣費及工資?
瀏覽次數:5206
問題摘要: 民法第486條確實規定了報酬的支付條件,根據約定或者習慣,通常是在勞務完成後支付工資。換句話說,勞工首先有義務提供勞務,而雇主則在勞務完成或者期限屆滿後支付工資。因此,一般情況下,勞工不能主張同時履行的抗辯權,也就是要求雇主先支付工資然後再提供勞務。所以,如果雇主表示不願意支付工資或者減少支付工資,但...
-
雇主對於違規勞工懲處扣工資可行嗎?
瀏覽次數:5085
問題摘要: 「違規扣薪切結書」或以勞動契約形式強加扣薪條款的行為,可能涉嫌違反《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特別是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的基本原則。雇主不可任意扣減員工工資,而是需要以合法的方式保障企業利益,同時尊重勞工的基本權利。對於勞工而言,理解並運用相關法律保障自身權益是應對不合理待遇的重要手段,而對於雇主,遵守法...
-
雇主可以要勞工將薪資一部分買公司的股票嗎?
瀏覽次數:4998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契約而應得的報酬。根據契約勞動基準法契約第22條第2項,工資應全額發放,僅在法律規定的扣款(如所得稅、勞保費、職工福利金等)之外,不得隨意扣減。雇主不得以“強迫儲蓄”、“強迫購買”、“強迫保險”或其他類似方式...
-
勞工違規被雇主扣薪水,合理嗎?
瀏覽次數:4866
問題摘要: 雇主不能直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款項,除非在特定情況下獲得員工的同意或依法程序,並且有合法的基礎。即使員工違反了公司的作業規則,雇主也不能擅自扣除其工資。如果員工的行為導致了實際的經濟損失,雇主應與員工進行協商,以確定賠償金額和清償方式。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雇主應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此事,而不是自行扣除工資。...
-
對於勞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則是否可以扣薪?
瀏覽次數:4800
問題摘要: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對於工資的扣除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如基本工資是不允許被扣除的,除非勞工明確同意。這是為了確保勞工的基本生活需求。津貼或獎金等其他薪資專案,可以根據特定條件或績效發放,如未達到特定工作績效標準,雇主可以決定不發放這些獎金或津貼。這並不算是扣薪,因為這些薪資項目本身就是基於特定條...
-
雇主以勞工工作未滿一定期間就拒絕給薪,可以嗎?
瀏覽次數:4643
問題摘要: 勞工在工資支付方面的權利和保障,例如工資必須按時發放、提供明細、以及不得為了達到最低工作天數而拖延支付工資等。同時也指出,即使只工作了半天或數小時,勞工仍有工資請求權,且勞保法令的規定對於符合強制投保對象的企業和員工是有效的。此外,強調了勞工離職時的預告義務,違反這一規定可能導致對雇主的賠償責任。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