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雇主單方宣佈取消返台假、機票補助,可以嗎?

    瀏覽次數:7564

     

    問題摘要: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因為補助是否被視為工資的一部分或福利措施,以及是否可以隨意變更,都取決於其性質和公司政策。以下是我對您提出的問題的理解:如果補助被視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並作為工作的對價,則可能被視為工資的一部分。如果補助是針對員工獎勵性質或恩惠給付,即屬於福利措施,則可視為福利而非工資。...

  • 勞工執行職務造成雇主損害,是否需要賠償?

    瀏覽次數:7456

     

    問題摘要: 勞動關係中雇主和員工之間的責任和權利。這些規定確保了雇主和員工之間的公平對待,同時也強調了雇主的監督和管理責任,以及員工對於執行職務的責任。這些是在法律上建立起來的框架,用以解決可能發生的爭議情況,並確保損害得到合理的賠償與解決。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員工工作中故意或過失的行為造成公...

  • 「職工福利金」的意義為何?不提撥會受到處罰嗎?

    瀏覽次數:6546

     

    問題摘要: 「職工福利金」是一項旨在促進員工士氣與勞資合作的法定措施,它要求企業必須從財務中撥出特定比例用於職工福利。這種制度的設立,不僅反映了對員工生活品質的關心,也是企業與員工間相互依賴關係的一部分,有助於創建一個更穩定和諧的工作環境。對於企業而言,設立福利委員會和提供福利金可以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從...

  • 雇主規定勞工離職後最後一個月工資,要前往公司領取薪資?

    瀏覽次數:5426

     

    問題摘要: 工資和資遣費給付的一般原則和可能的執行方式。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必須以何種方式給付,但通常情況下,工資和資遣費的給付通過直接存入銀行帳戶或在工作地給付。這些做法不僅便於勞工,還能提供更好的記錄和追蹤能力。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雇主和勞工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的偏好和約定。如果勞工希望資遣費直接存入銀行賬戶,他...

  • 雇主任意修改規則,導致勞工考績列為不及格,對此不利處分是否得訴訟?

    瀏覽次數:5327

     

    問題摘要: 懲戒權以及員工績效評估等議題是企業管理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涉及到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雇主在行使懲戒權時,必須遵守勞動法令的規定,確保公平和合法性。下面我總結了一些重要的法律指引和澄清:雇主在制定懲戒規則時,必須確保這些規則符合勞動法令的強制性規定,且懲戒措施必須是合理的,不能無端剝奪或降低勞工...

  • 雇主表明不發薪資或減發薪資,勞工可以當下不去上班,並向雇主請求資遣費及工資?

    瀏覽次數:5028

     

    問題摘要: 民法第486條確實規定了報酬的支付條件,根據約定或者習慣,通常是在勞務完成後支付工資。換句話說,勞工首先有義務提供勞務,而雇主則在勞務完成或者期限屆滿後支付工資。因此,一般情況下,勞工不能主張同時履行的抗辯權,也就是要求雇主先支付工資然後再提供勞務。所以,如果雇主表示不願意支付工資或者減少支付工資,但...

  • 契約或工作規則可以作為扣工資之依據?

    瀏覽次數:5016

     

    問題摘要: 工作規則不能作為扣除勞工薪水的依據。雇主應該全額直接給付勞工工資,除非有勞雇雙方另有明確的約定或法律有其他規定,例如代扣保險費用或勞工同意的預支薪資。工作規則雖然是維持職場秩序和明確勞資雙方權責的重要工具,但它不能用來合理化扣減勞工薪水。如果雇主認為勞工的行為造成了公司損害或欠款,則應透過適當的法律途...

  • 勞工離職之時,雇主是否有權扣違約的員工的薪資嗎?

    瀏覽次數:5012

     

    問題摘要: 勞工離職時,雇主不能隨意扣除勞工的薪資,即使有預告期限或其他契約規定也是如此。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觀點:預告期限: 勞工依法應遵守的預告期限是根據勞基法第16條的規定,依勞工繼續工作的年限不同,預告期限有所差異。然而,任何超過法定預告期的協議都是無效的。薪資支付: 勞基法明確禁止雇主在無合法依據的情況下扣...

  • 雇主可以要勞工將薪資一部分買公司的股票嗎?

    瀏覽次數:4743

     

    問題摘要: 工資是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契約而應得的報酬。根據契約勞動基準法契約第22條第2項,工資應全額發放,僅在法律規定的扣款(如所得稅、勞保費、職工福利金等)之外,不得隨意扣減。雇主不得以“強迫儲蓄”、“強迫購買”、“強迫保險”或其他類似方式...

  • 勞工違規被雇主扣薪水,合理嗎?

    瀏覽次數:4591

     

    問題摘要: 雇主不能直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款項,除非在特定情況下獲得員工的同意或依法程序,並且有合法的基礎。即使員工違反了公司的作業規則,雇主也不能擅自扣除其工資。如果員工的行為導致了實際的經濟損失,雇主應與員工進行協商,以確定賠償金額和清償方式。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雇主應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此事,而不是自行扣除工資。...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