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按件計酬勞工」之保障
瀏覽次數:729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上開條文中提到的以計件方式獲得工作報酬之勞工,係指勞工之工資中包含依完成工作量所獲致之工資,即俗稱「按件計酬之勞工」。按件計酬制度...
-
談月薪、日薪、時薪制的設計與影響
瀏覽次數:625
問題摘要: 勞工應享有例假與休假的權利,並且在此期間仍應獲得與正常工作日相同的工資給付,以維護其基本生活與工作權益。雇主應確實遵守法令規範,依法支付假日工資,以維持合理的勞動條件與穩定的勞資關係,確保勞工在享有法定休假時,不會面臨薪資減少或權益受損的情況。按時計酬的勞工,勞資雙方在約定每小時工資時,應確保其薪資不...
-
企業如何因應工時制度?
瀏覽次數:586
問題摘要: 針對「一例一休」及工時變革帶來的衝擊,企業應依照其產業特性與營運需求提出因應方案,包括重新設計班表、建立補休制度、調整人力配置、推行彈性上下班與數位排班工具等,以因應法令變動與避免工時違法情形發生,並確保員工休息權益與企業正常營運之雙重目標得以兼 顧。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我國...
-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加班費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508
問題摘要: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的加班費計算依勞動基準法第39條為準,出勤不論時數皆應加倍發給,超過八小時的部分再依第24條之延長工時標準處理,不適用於一般平日加班的浮動工時換算邏輯。雇主應明確區分例假與休息日的不同工資給付機制,並確實取得勞工出勤同意,始為合法。若未依法發放加班工資,依勞基法第79條將面臨2萬元以上...
-
部分工時勞工是否適用變形工時?如工作日不確定,如何判斷一週內是否有休息日及例假?
瀏覽次數:457
問題摘要: 部分工時勞工仍須遵守勞基法第36條之週休制度,必須在每七日週期中享有一例一休,且不得連續出勤超過六日,不因工時較短而有所豁免。在此制度下,如勞工本週與次週分別排定兩日休息,且在任何曆週內皆不曾連續工作超過六日,即已符合「一例一休」之法定要求,而無須再以任意七日進行檢視,避免造成實務上不必要的誤解或適用...
-
雇主可以要求勞工將加班時數來抵減班時數而不發加班費嗎?
瀏覽次數:432
問題摘要: 不論是一例一休前或後,補休制度的實行都必須以勞工意願為基礎,並以存在實際可供補休之正常工作時間為前提。在新法實施後,由於工作時數集中於五日,使得補休的彈性空間縮小,雇主需更審慎規劃勞工工時與補休制度,否則即須依法給付應有的加班費。透過這樣的制度設計,立法者意圖在保障勞工休息權的同時,也確保勞工不會因延...
-
試用期間,勞工權益減平?
瀏覽次數:367
問題摘要: 試用期並非法律真空地帶,雇主不得假藉「試用」之名變相違法或迴避勞動基準法保障,凡與事業經營持續性有關之職務,試用期勞工即享有與正式勞工相同之法定待遇,若因個人表現未達預期欲終止契約,亦應依法定程序行之,方能確保勞動關係之合法與正當。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在現行法律...
-
勞基法對於加班的控制機制為何?
瀏覽次數:295
問題摘要: 勞基法對於加班的規範,是透過加班費、時數上限與補休機制所形成的三重防線,保障勞工不因工作延長而受過度剝削,同時給予企業適度的管理彈性,而如何在合法框架內靈活運用,正是企業必須面對的經營課題,也考驗著勞資雙方對權利義務平衡的尊重與理解。勞基法第32-1條及其施行細則第22-2條,明確建構一套合規補休制度...
-
雇主得否將勞動部指定之投票休假日與其他工作日對調?
瀏覽次數:288
問題摘要: 雇主若欲將勞動部指定之投票休假日或其他國定假日與工作日對調,須嚴守勞基法第37條與相關施行細則之規範,且應以書面徵得勞工個別同意為原則,方屬合法有效。違反者除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外,亦將承擔補發薪資及工資加倍給付等法律責任,勞資雙方宜本誠信協商原則辦理,確保彼此權益與遵守法定勞動條件之最低保障。 律...
-
當國定假日碰到其他假日該怎麼如何排班處理?
瀏覽次數:202
問題摘要: 國定假日如與例假、休息日重疊時,雇主安排補休或加班費給付,以確保勞工休假權益不受影響。雇主亦應在制定班表時事先妥善規劃,充分與勞工溝通並達成協議,以避免後續爭議並強化職場勞資關係之穩定與法遵。 律師回答: 當國定假日與其他休假日重疊時,如何排班與計算工資,是勞資雙方經常面對且極具爭議性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