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解僱大小事!

    瀏覽次數:9655

     

    問題摘要: 對於解雇對勞工造成的影響提出了相當多的關注。在勞動事件法立法後,勞工爭取權益的程序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在過去,有關訴訟標的的計算方式似乎有些不合理,導致勞工負擔相當大的費用。新法規似乎帶來了一些變化,針對訴訟費用的豁免有所調整,但在長時間的訴訟過程中,勞工仍面臨經濟上的壓力。提起訴訟固然造成了時間上的壓...

  • 勞工失業保障簡介

    瀏覽次數:8618

     

    88年1月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74條之規定,訂定「勞工保險失業給付實施辦法」,開辦勞工保險失業給付業務,於91年5月15日總統公布,9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就業保險法施行之目的,在提供勞工於遭遇非自願性失業事故時,提供失業給付外,對於積極提早就業者給予再就業獎助,另對於接受職業訓練期間之失業勞工,並發給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及...

  • 勞工因傷病致減損工作能力而無法勝任原工作職務,是否可以調職或減薪?

    瀏覽次數:8559

     

    問題摘要: 在勞工因職業災害導致工作能力減低時,雇主需要依法合理調整勞工的工作,並確保工資和勞動條件不受不利變更。以下是相關的法律應用:雇主在考慮調整勞工的工作時,必須獲得勞工的同意,並且調整後的工作內容應符合勞工的健康狀況和能力。根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勞工在醫療終止後,雇主應依復工計畫協助其恢復原工作,...

  • 約聘人員約定的聘用時限屆滿可以不離職嗎?

    瀏覽次數:8543

     

    問題摘要: 勞基法對於定期契約和不定期契約的區分確實至關重要,而避免濫用定期契約以逃避法定責任也是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一環。對於勞工來說,了解自身的權益與法律規定至關重要,尤其在面對契約簽訂時更應該仔細審視。透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是勞工應當採取的積極行動。雇主方面,確保勞動契約合法、符合勞基法規定,並與勞工有共...

  • 雇主絕不可再指示在休息時間的勞工工作,否則應視為上班!

    瀏覽次數:8531

     

    問題摘要: 勞動法規定下雇主應如何安排勞工的休息時間,並且指出了雇主在未能遵守這些規定時可能面臨的法律後果。確保勞工在工作期間得到必要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是為了維護勞工的健康和福祉,也是為了保障其基本勞動權益。在遇到雇主未能提供法定休息時間的情況下,勞工應當採取適當的行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例如收集相關證據以...

  • 勞工遇到雇主脫產並拖欠薪資時,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8523

     

    問題摘要: 勞工遇到雇主另立公司脫產,並拖欠薪資時,應如何利用各項法律途逕來保障自身權利?在面對雇主未支付工資或其他欠薪情況時的應對方法。保留證據和文件是維權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有助於提供必要的證據支持。行政手段,如向地方勞動局申訴,以及法院聲請假扣押等保全措施,提供了法律途徑來迫使雇主履行義務或保護勞工權益。此外...

  • 勞健保都沒有,勞工可以隨時走並請求資遣費嗎?

    瀏覽次數:8489

     

    問題摘要: 如果雇主未為勞工投保勞健保、就業保險、或提繳勞工退休金,這些行為均屬於違反勞動法令,勞工有權立即終止勞動契約,不需提前通知雇主。確認違法事實,即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書面通知雇主勞工終止勞動契約,並且說明是因為公司違反勞動法令,未為勞工投保勞健保等,導致勞工行使此權利。法律上並未規定勞工在合法...

  • 請育嬰假遭雇主解僱,勞工如何救濟?

    瀏覽次數:8425

     

    問題摘要: 性別平等工作法中有關陪產假和育嬰假的規定,這些假期都是為了保障勞工的性別和母性權益而設立的。雇主應該遵守這些規定,否則可能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甚至面臨罰款。勞工如果因請陪產假或育嬰假而被解雇,雇主可能會觸犯法律,尤其如果解雇是基於勞工請假而做出的決定,可能構成婚育歧視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勞工可以向勞動...

  • 公司搬遷地點,勞工不願意到新的地址工作,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7890

     

    問題摘要: 在面對勞工調職問題時,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和勞資之間的權益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沒有共識的情況,雙方先嘗試進行協商和調解。如果勞工和雇主無法就調職達成共識,可以考慮向勞工局尋求調解或提出訴訟。在協商和調解的過程中,勞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擔憂和需求,並尋求對勞工生活影響的合理考量。如果雇主不能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

  • 勞動契約存續保障-以雇主單方終止契約為核心

    瀏覽次數:7885

     

    雇主單方終止契約資遣與解僱,在我國立法上將之列為終身僱用、永業型勞工為原則,我國雇主解僱勞工,須具備勞基法第11條、第12條等規定,始得終止契約,否則終止契約意思表示無效。惟其屬於一般規定,如勞工為發生職業災害身分勞工或為懷孕育兒之勞工,因有其特殊保障之需要,爰於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皆對其有終...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