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簽署資遣同意書視為合意終止勞動契約?

    瀏覽次數:1351

     

    問題摘要: 員工簽署資遣同意書,並不當然視為合意終止勞動契約,雇主仍需具備合法資遣事由,且需證明資遣程序合法、員工簽署為基於自由意志。否則,即便形式上有資遣同意書,若實質上存在瑕疵,仍可能被法院認定資遣無效,勞動契約關係未曾終止,企業除須回復雇傭關係外,並可能面臨支付工資、損害賠償等相關法律責任。對於勞工而言,若...

  • 銷售業績不佳就是不勝任工作?老闆何時才可以「不能勝任」為理由解僱員工呢?

    瀏覽次數:1351

     

    問題摘要: 雖然業績是衡量業務人員工作表現的重要依據,但不能作為唯一且絕對的資遣判準。企業若僅憑業績不佳即逕行資遣,忽略目標合理性與資源配置的檢討,極可能在法律上構成違法解僱,導致賠償責任或回復職位之判決。因此,雇主應在設定目標時即建立合理標準,並於整個績效評估與改善過程中留下完整紀錄,才能在發生爭議時,證明其已...

  • 公司年底打算將廠區遷至30公里以外的工業區,我是否可以向公司被資遣?

    瀏覽次數:1335

     

    問題摘要: 公司如因遷廠或經營因素有意調動員工,須依法合規並合理提供補償措施,不得以公告或口頭壓力逼迫員工自請離職。員工應清楚自身權益與法律依據,適時發聲捍衛權利,必要時聯繫工會、律師或勞工局協助,以免陷入企業話術設計之圈套。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公司因營運調整欲將廠區遷移至...

  • 不適任並非開除要件

    瀏覽次數:1319

     

    問題摘要: 「不適任」與「不法」不同,「不勝任」不等於「情節重大」,在法律上兩者所對應的處理方式也不同。雇主切勿因情緒或誤解法律而任意開除員工,否則不僅違法,還可能引發訴訟、勞資糾紛甚至損及公司名聲。在處理員工表現問題時,應依勞動基準法正確區分資遣與開除的適用條件,採取合於法令的處理方式,才能保障自身權益,同時尊...

  • 「試用期」屆滿終止權行使時間限制?

    瀏覽次數:1281

     

    問題摘要: 試用期後解僱的時效性極為重要,雇主不可抱持「反正試用期完了還可以慢慢觀察」之錯誤心態,應嚴格遵守三十日內行使終止權之實務要求,否則將視為已默認轉為正式聘僱關係,日後解僱時須依據勞基法第11條第1款至第6款列舉事由進行,並受「最後手段性原則」、「比例原則」與「正當程序」等法律原則約束。惟此亦不代表雇主完...

  • 雇主由無可能以定期契約約聘取代試用期間?

    瀏覽次數:1260

     

    問題摘要: 試用期制度雖然在勞資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即使試用期內,雇主仍須依照勞基法的解僱規定辦理,並不得任意終止契約。同時,勞工若依合理程序離職,雇主亦不得任意要求違約賠償。此外,試用期的長短應與工作特性相符,且不得透過試用期來規避法律對於勞工解僱的保護,否則將可能構成違法行為。因此,在實務上,無論是雇主或勞...

  • 雇主可以規範勞工下班的行為嗎?

    瀏覽次數:1225

     

    問題摘要: 雇主原則上不得干涉員工下班後的私人行為,但若員工行為已與公司形象或核心業務產生直接連結,且有具體損及公司利益之虞,雇主即可能依法對其進行適度規範與懲處。關鍵在於該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公司信譽與經營正常性,若只是員工私生活範疇內之選擇,則雇主過度干涉將難以站得住腳。工作外行為若與職業性質、公司形象或勞雇信賴...

  • 公司如果沒有規範員工的穿著,員工穿拖鞋來上班是否有違反公司的規定呢?

    瀏覽次數:1209

     

    問題摘要: 雇主若欲解僱勞工,無論是否經預告,皆須具備法定條件並落實程序正義,特別是在主張勞工不能勝任或違反工作規則時,更應具備客觀證據與規章依據,並避免將解僱作為第一選項。應先採用指導、調整職務、警告等階段性手段,以符合「解僱為最後手段原則」。同時企業更應審慎訂立並核備工作規則,內容應明確涵蓋各項勞動條件與獎懲...

  • 試用期間,勞工權益減平?

    瀏覽次數:1206

     

    問題摘要: 試用期並非法律真空地帶,雇主不得假藉「試用」之名變相違法或迴避勞動基準法保障,凡與事業經營持續性有關之職務,試用期勞工即享有與正式勞工相同之法定待遇,若因個人表現未達預期欲終止契約,亦應依法定程序行之,方能確保勞動關係之合法與正當。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在現行法律...

  • 同仁不遵守公司儀容規範,該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1176

     

    問題摘要: 主要終止勞工契約,不論是透過預告或即時方式,皆須建立在具體事實、可資舉證的客觀條件之上,並依法遵守比例原則與程序正義。尤其對於即時解僱,實務上更應謹慎操作,因為勞工一旦提起不當解僱訴訟,雇主將面臨舉證不周導致敗訴、須支付薪資補償及賠償之風險。因此,建議雇主平時即應完備工作規則、記錄管理流程,並對員工不...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