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職前夕,親人往生,雇主是否應該補給完整喪假,或是來不及放的折發工資?

    瀏覽次數:886

     

    問題摘要: 離職前夕若親人往生,只要勞動契約尚未終止,勞工依法仍可申請喪假且工資照給;一旦契約終止,則喪假權利自然消滅,雇主無須補給未請完的假期或折發工資。喪假與特別休假性質不同,不能以特別休假的折發邏輯主張喪假補償,勞工與雇主雙方均應正確認知並依法律規定辦理相關事宜,以確保權利義務清楚,避免不必要的勞資糾紛。 ...

  • 勞工經訴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後,可否請求未休特休工資?

    瀏覽次數:808

     

    問題摘要: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一旦勞工獲得終局勝訴,雇主不僅需給付訴訟期間工資與利息,也應於訴訟年資屆滿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時,依法發給未休特休假之工資補償。此項義務已由現行勞動基準法第38條明確規定,無從排除或抗辯。此舉亦具高度制度意義,彰顯法律對勞工工作權益之尊重與保障,確保在訴訟中之勞工,即便未實際提供...

  • 雇主得否禁止勞工於下班時間兼職?

    瀏覽次數:755

     

     問題摘要: 法律並不賦予雇主全然禁止勞工兼職之權利,下班時間屬勞工個人時間,應尊重其自由處分權,惟如該行為已具體損及本業工作表現、工作秩序或企業利益,雇主方得基於經營管理必要而為一定限制,並須透過合法設置之工作規則進行,且應符合比例原則與必要性原則。倘雇主任意禁止或解僱,則恐構成違法,將面臨勞資爭議或...

  • 因特殊事故強制勞工繼續工作情形有那些?

    瀏覽次數:646

     

    問題摘要: 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4項與第40條雖是為特殊緊急情況而設的彈性規定,但並不意味著雇主可以無限制地運用。其適用需建立於「不可預期」與「無法立即因應」的現實背景下,並需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與後續補償義務,才能兼顧企業營運與勞工權益,達到制度設計之平衡。在未來災變與危機頻率日益增高的趨勢中,雇主與勞工雙方更需...

  • 公司年度歲休要不要給薪?可以用補休或特休假相抵嗎?

    瀏覽次數:638

     

    問題摘要: 歲休屬於公司安排的營運性非上班日,若員工在此期間未工作,其原因並非因員工自身因素,而是雇主決策所致,依法應由雇主給付該期間的工資。除非勞工自願同意以補休或特別休假抵用,否則雇主不得擅自扣薪或強行轉用假期。若公司長期未依法處理歲休薪資,例如以某案例中規模達1500人的公司為例,自創立以來皆未支付歲休工資...

  • 勞工未依規定程序申請加班,而於超過正常工作時間後工作,得否請求發給加班費?

    瀏覽次數:623

     

     問題摘要: 雖勞工出勤紀錄依法推定為工作時間,但此推定並非不可推翻。若雇主已於工作規則或契約中載明加班須經核准,且有相關執行紀錄佐證,則法院實務多認為勞工未依程序申請之自動加班行為不構成加班,不得請求加班費。勞工僅於雇主要求、指示或同意下加班時,始享有對應的加班費請求權。在雙方權利義務關係中,應以誠信...

  • 遲到能不能扣特休,或要求請事假?

    瀏覽次數:604

     

    問題摘要: 針對勞工遲到之處理,應區分合法請假與違規出勤兩類情形,依法進行管理。雇主不得片面強制勞工扣除特休或請事假處理遲到行為,必須尊重假別為勞工之主動權利;如雇主與勞工協商後合意以特休或事假方式補休遲到時段,雖可行,但遲到紀錄亦隨即不復存在,不得再行處罰。為確保管理權之有效行使,企業應強化遲到定義與懲處標準,...

  • 公司的工作規則關於請假只寫「依照勞動相關法令辦理」,這種規定好嗎?

    瀏覽次數:586

     

    問題摘要: 勞工請假權利具有多樣性與法定性,公司若僅以「依勞動相關法令辦理」約定雖為最低門檻,但實務上仍應建立清晰完整的請假制度與內部申請作業規則,並依照勞動基準法、勞工請假規則與性別工作平等法分別就休假日、特別休假、婚喪假、病假、產檢與育兒假等加以說明與規範,工作規則不僅是法定義務,更是企業管理與勞資和諧的基石...

  • 離職前是不是都可以有『謀職假』,為什麼請特休去找工作被拒絕?

    瀏覽次數:576

     

    問題摘要: 勞工在接獲雇主之解僱預告後,依法享有每週不超過二日工時的「謀職假」,期間工資照給、無需取得雇主核准,雇主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絕。若屬勞工自行辭職者,雖無謀職假適用,但仍可依據勞基法第38條行使特別休假權,安排休息或另謀工作,雇主亦無從干涉其用途。所有正當合法之請假只要符合申請程序,均屬勞工之權利,雇主如因...

  • 該如何製作薪資條?雇主發放薪資條,如何避免法律爭議?

    瀏覽次數:538

     

    問題摘要: 課予雇主之薪資明細發給予勞工之義務,目的在於勞工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資總額、各項目的具體金額,包括基礎工資、加班費、獎金等,以及任何法律或雙方約定下的扣除項目。在出現工資相關的法律爭議時,詳細的工資明細可以作為重要的證據。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先看勞動法令中的規...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