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法簽署定期契約者,勞工得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終止契約?

    瀏覽次數:445

     

    問題摘要: 雇主不能以契約名稱或形式掩飾實質的勞動關係,更不可利用定期契約逃避應盡的法定義務,否則將面臨勞工主張資遣費、退休金甚至損害賠償的風險。即便勞工一開始簽署定期契約,或因經濟弱勢、求職壓力而勉強接受形式上為定期之約聘契約,但只要其所從事之工作性質具有持續性,則依法律應認定為不定期契約。如此一來,該形式上之...

  • 職場霸凌有無法律可管?

    瀏覽次數:426

     

    問題摘要: 雇主在職場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須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預防職場霸凌,保障員工的安全和心理健康。如果雇主未能履行這些責任,將可能面臨法律處罰,並且可能需對員工遭受的損害負責。這些法律規範不僅強調了對員工的保護,還表明了對雇主的要求,即必須積極創建一個安全、健康且無暴力的工作環境,防止任何形式的霸凌行...

  • 非法解僱前後,我該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417

     

    問題摘要: 面對非法解僱,應即刻釐清法律依據、保全證據、做出策略選擇,並按部就班啟動申訴、調解與訴訟程序。無論最終目的是爭取補償還是回復工作權,最關鍵的是不要沉默、不要延誤,因為每一步的時效與證據掌握,都是保護勞工自身勞動權益的關鍵。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當勞工懷疑自己遭到非法解僱時,第一步應該...

  • 到職未滿一定期間,離職要付違約金合理嗎?

    瀏覽次數:405

     

    問題摘要: 員工於到職未滿一定期間離職,是否應支付違約金,並非以「簽了就要賠」為唯一依據,而需從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是否具備合法基礎、契約內容是否合理、實際是否造成雇主損害、以及勞工是否有不可歸責之離職原因等層面綜合判斷。對雇主而言,欲設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應謹慎檢視是否有必要性與合理性;對勞工而言,面對含有違約金的條...

  • 工作量超出負荷?你可以這樣做!

    瀏覽次數:386

     

    問題摘要: 雇主不得任意擴張調度權限以迫使勞工超負荷工作,任何變動如涉勞動條件實質改變,須經雙方合意,否則即違法。勞工若遇此情形,應先行書面向公司提出異議紀錄,並保留調動指示、對話紀錄等資料,視情況可向地方政府勞工局檢舉或委任律師提起勞動爭議調解、確認雇傭關係、資遣費給付或損害賠償之訴訟,以保障自身權益。面對超負...

  • 派遣關係勞資雙方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事由如何認定?

    瀏覽次數:363

     

    問題摘要: 工薪資的發放由派遣公司負責,因此若涉及未支付工資的問題,應向派遣事業單位主張權利。然而,若發生雇主暴行、重大侮辱、違反契約等情形,通常是由要派單位直接對勞工進行管理並發生相關違規行為,當派遣勞工因要派單位違規導致勞基法第14條終止契約時,派遣公司不得以非自身行為為由推卸責任。派遣事業單位可依勞動基準法...

  • 公司搬地址,有安排交通車接送,但不想接受,可以要求公司資遣嗎?

    瀏覽次數:349

     

    問題摘要: 公司因營運因素搬遷廠區,若未調整工時、補助交通或尊重員工生活安排,雖有提供交通車,仍可能構成實質不利變更;勞工如因無法接受搬遷造成的生活衝擊,應依勞基法第14條主張終止契約,並要求資遣待遇,而非陷入自請離職的風險。實務上建議雙方應以協商與調解為優先,避免對立升高造成雙輸結果,亦呼籲雇主在調動安排上應更...

  • 停水也會有無薪假喔?

    瀏覽次數:311

     

    概念摘要: 雇主的經營風險應由其自行承擔,不得任意歸責於勞工。停工原因的責任判定對於工資支付義務的確立具有決定性影響。勞雇雙方在面對停工情況時,應以公平原則為基礎進行處理,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勞工基本生活權益不受影響,同時兼顧雇主的經營彈性與可持續發展。無薪休假或其他減少工作安排的措施應以合法性、公平...

  • 何謂職場霸凌?法律上有防免機制?

    瀏覽次數:310

     

    問題摘要: 職場霸凌絕非單一事件,其反映的是結構性問題與權力失衡,一旦放任不處,不僅侵害被害人基本權益,更破壞職場信任與組織文化,造成人才流失與潛在法律風險。成大醫院事件固極端罕見,卻是一記警鐘,提醒社會應正視職場關係的健康發展,從制度、文化、法制三方面全面檢討,建構尊重、平等與安全的工作環境,避免下一起憾事再次...

  • 調職後地點過遠,勞工應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瀏覽次數:307

     

    問題摘要: 雖雇主依法具有調職權限,但該權利不得無限制行使,對於地點過遠之調動,應提供具體補償與協助措施,並尊重勞工家庭與生活安排。勞工面對調職若認權益受損,應即依法主張補償或終止契約,勿坐視以致權益受損,並可透過工會或勞政單位爭取支援,使勞動關係中之權利義務實現實質對等,避免調職成為不當逼退或權力壓迫的工具。面...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