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婚假的保障是什麼?婚假包括假日嗎?
13 May, 2025
問題摘要:
我國法律針對婚假制度的設計,不僅保障勞工在結婚這一重要人生事件中能安心處理私人事務,同時也透過清楚的規定避免假期權益因休假期間恰逢假日而縮水,充分展現對勞工基本生活權益的保障與尊重。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我國勞動基準法第43條規定,勞工因結婚、喪失親屬、疾病或其他正當理由得請假,而請假的假期、事假以外的工資給付最低標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依此訂立勞動請假規則,其中第2條明定,勞工結婚者,給予婚假八日且工資照給。勞工請婚假時,需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若遇急病或緊急事故時,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且雇主可要求勞工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作為佐證,如結婚證書、戶籍謄本或喜帖等,不過不同公司可能有不同要求,需依照各事業單位內部規定辦理。
勞工因結婚可享有八日婚假,且婚假期間的工資須全額照給,這是法律對婚假最直接且具體的保障措施。更進一步地,針對婚假八日如何計算的問題,
內政部(74)臺內勞字第315045號函(1985/5/13):「一、勞工事假、婚假、喪假期間,如遇例假、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應不計入請假期內。」
勞工事假、婚假、喪假期間,如遇例假、紀念日、勞動節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的日子時,這些假日不應計入請假期內,換言之,婚假的八日,是指「實際工作日」的八日,而非連續日曆日的八日,因此如果婚假期間適逢例假日或國定假日,這些日子應排除不計,婚假的天數不因而減少。
舉例來說,如果一名勞工於星期五開始休婚假,在八日婚假期間中恰逢兩個週末和一個國定假日,則這些休息日與假日不會占用婚假的八日,勞工仍可享有完整的八個工作日的婚假。這種設計,主要是為確保勞工能真正有充分的時間處理婚禮相關事宜,而不因制度設計而受損其假期權益。
此外,勞動基準法與勞工請假規則雖為最低標準,但若事業單位願意提供優於法定標準的婚假條件,例如增加婚假天數或放寬婚假使用時間,則屬於對勞工更有利的待遇,依法是被允許且受到鼓勵的。不過若無特別約定,仍應以勞基法與勞工請假規則所定內容為基準進行請假與給薪。因此,從整體制度設計來看,法律對婚假的保障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勞工因結婚可依法請假,且享有八日婚假;第二,婚假期間工資應全額照給,不得扣減;第三,婚假計算不包括例假日、國定假日及其他法定休假日,保障勞工享有完整八個工作日的休假權利。這些規定展現出法律對於勞工婚喪重要人生階段所給予的基本保障與人性化考量,也是我國勞動法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勞工在申請婚假時,應事先依公司規定提出請假申請,並備妥相關證明文件,例如結婚證書或戶籍謄本,以利公司審核與核准。若遇公司未依規定准假或未支付婚假期間工資者,勞工可向主管機關申訴,請求依法處理。
-勞資-請假-婚假
(相關法條=勞動基準法第43條)
瀏覽次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