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Nov誰是誰的員工?設置海外企業或影視產業多種承包工作是否會影響?
問題摘要: 無論企業採用多少層承包、外包、人力公司、仲介、媒合平台、海外法人,只要勞務提供者實際工作時受到某一方的指揮監督,無法自由安排工作方式與時間,無法承擔營...
-
14
Nov平台勞動經濟的問題,究竟為「承攬」、「僱傭」還是其他?
問題摘要: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關係之所以成為爭議核心,乃因應現代經濟型態轉變後的風險到底由誰承擔、保障應由誰負責之制度縫隙問題。真正需要討論的不是平台經濟應不應存...
-
14
Nov「非典型勞工」?外送員外送員是否為勞工?
問題摘要: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之法律關係,不能再以傳統承攬與僱傭二分法僵硬認定,而是必須回到「權力結構是否不對等」「平台是否透過制度控制工作模式」「外送員是否具有...
-
14
Nov平台接案人員到底是不是勞工?「假承攬真雇傭」怎麼判定?
問題摘要: 平台接案人員是不是勞工,不在於平台的契約名稱,不在於業者如何自我定位,也不在於表面上是否自由接單,而在於實際上是否具備人格、經濟、組織上的從屬性,是否...
-
14
Nov假承攬、真僱傭?自由接案與「勞動契約之成立」
問題摘要: 判定勞動契約的關鍵在於從屬性標準,包括僱主是否對勞工具有指揮監督權、薪資支付方式、工作設備的提供等。若僱主對勞工具有較高的控制權,並且勞工的報酬具有穩...
-
14
Nov自然人承攬業是否勞工?
問題摘要: 自然人承攬業是否構成勞工並無絕對答案,需回到個案事實,衡量從屬性強度;平台經濟亦並非天然排除僱傭;勞基法第2條與民法第482條之適用區分在於勞務給付之...
-
14
Nov以委任契約為名,能夠規避勞動基準法的責任?
問題摘要: 契約名稱只是外衣,勞動關係的本質看的是「控制」,若公司控制你的時間、控制你的方法、控制你的產出,甚至控制你能不能休息、能不能請假,那你就是勞工,而不是...
-
14
Nov收錢辦事不一定是勞工!是僱傭還是委任?高階人員不受勞基法保障嗎?
問題摘要: 委任與僱傭差異的核心不是文義,而是「自由」與「控制」的對比。只要當事人名義上是受任人,但其每日工作被安排、被監督、被要求、不得拒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
-
14
Nov員工請求退休金才發覺自己不是勞工,為什麼有這種情形?
問題摘要: 勞動契約的判定需綜合考量雙方的從屬性及契約性質,尤其在人格、經濟及組織三個層面進行分析。為勞動契約之勞工與雇主間具有從屬性,包括人格上從屬性、經濟上從...
-
14
Nov勞工升任為經理人,原勞動契約即行終止嗎?
問題摘要: 勞工升任經理人後,原勞動契約是否終止,雖有少數判決採「暫時停止說」,但多數實務仍採「合意終止說」。在目前法制結構下,勞工一旦升任經理人,除非事前另有書...





